今年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力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加大政策谋划落实力度,多措并举扎实稳住经济大盘,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基本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经济运行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态势。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10465亿元,增长4.3%,增速居全国第9位,较上年全年提高19位,较一季度提高1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实现快速增长,规模以上工业等指标增速加快,居民消费价格、城镇新增就业、城镇调查失业率等民生类指标进展平稳。在这一过程中,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围绕稳定增长,着力推动政策出台实施。今年以来,自治区在政策落实上精准发力,先后召开了自治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推进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建设、稳住经济大盘等一系列重大会议,在扎实稳住经济、保持工业平稳运行、促进服务业发展、支持中小微企业、支持接触性和集聚性服务业纾困等方面陆续出台了近400条政策措施,取得积极成效。
二是围绕内需扩大,着力推动重大项目建设。高度重视并扎实做好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合理扩大有效投资的各项工作,坚持“项目跟着规划走、要素跟着项目走”,持续用好重大项目三级领导包联、重大项目厅际联席会议制度等工作机制,抓紧建立年初部署、开工季动员、适时专题调度的重大项目推动机制,基本形成“前期谋划-中期跟踪-后期落地”的规划项目储备实施机制,全面形成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工作合力。在高质量、高效率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工作支撑下,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实现了快速增长,1-7月份增速为30.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4.7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基础设施、新动能等重点领域投资引领作用明显,分别增长56.6%、53.1%和90.1%。
三是围绕供给安全,着力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一方面,进一步压实粮食生产责任,抓实春耕备耕生产,出台《奶业振兴九条政策措施》,粮食播种超额完成国家下达任务,奶业振兴成效显现,奶牛存栏达到149.5万头、增长12.7%,牛奶产量248万吨、增长10.1%。另一方面,全力做好能源保供工作,着力推进煤炭增产增供,加快煤矿手续办理,煤炭日均产量处于历史同期最高水平。同时,积极打造首批奶业、肉牛、肉羊、马铃薯、羊绒、现代煤化工、有色金属、新能源汽车、风电装备、光伏装备、生物医药、稀土等12条重点产业链,加快构建绿色农畜产品、现代服务业、新能源产业、数字经济产业、现代装备制造业、新型化工、新材料、生物医药等8大产业集群,着力破除产业链供应链突出瓶颈制约,加大对受疫情影响比较大的行业企业支持力度,推动“一企一策”解决企业实际问题。1-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长8.6%,分别高于上半年(8.4%)和全国平均水平(3.5%)0.2个和5.1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