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六大消费工程”、“十大扩消费行动”等政策措施的协调推动下,近年来我国居民消费持续扩大升级,已进入消费需求持续增长、消费结构加快升级、消费拉动经济作用明显增强的重要阶段,呈现出从注重量的满足向追求质的提升、从有形物质产品向更多服务消费、从模仿型排浪式消费向个性化多样化消费等一系列转变。为向社会大众呈现我国在扩大居民消费方面所做的工作及取得的成绩,以及下一步促进居民消费扩大和升级的工作重点,国家发展改革委首次组织编写了《2017年中国居民消费发展报告》,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现节选部分内容推送,供交流借鉴。
《2017年中国居民消费发展报告》系列发布之三:绿色消费发展情况〈六〉
绿色建材
2017年建材行业的主营业务收入达7.5万亿元,实现利润517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8.0%和17.4%。我国传统建材工业面临着能源资源消耗高、污染排放总量大、产能严重过剩等突出矛盾,亟待加快发展绿色建材,实现绿色发展。
绿色建材是指在全生命周期内减少天然资源消耗和减轻生态环境影响,具有“节能、减排、安全、便利和可循环”特征的建材产品。近年来,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组织开展促进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专项行动,出台了绿色建材评价管理办法、评价技术导则,加强标准制订修订工作,支持地方和企业开展试点示范。2017年,质检总局、住房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认监委、国家标准委五部门印发了《关于推动绿色建材产品标准、认证、标识工作的指导意见》。
绿色建材发展取得积极进展。一是建材工业绿色化进程明显加快。据不完全统计,水泥行业已建成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污泥等生产线约80条,在建和拟建的水泥窑协同处置生产线近百条。二是绿色建材产品品种不断丰富。低能耗建筑用保温隔热材料、海绵城市用防水、透水和蓄水材料、装饰装修用功能性材料、太阳能建筑用光伏光热产品、智能家居用集成化智能化产品等层出不穷。三是绿色建材规模不断扩大。共有416个绿色建材产品获得三星级绿色建材评价标识,防水材料、保温材料及制品、水泥混凝土压力管的产量同比增长均超过20%,全国low-E玻璃产量已超过1.6亿平方米,年均增长约7%。
(节选自《2017年中国居民消费发展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