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机构设置 > 机关司局 > 综合司 > 重要工作

德意志联邦银行开展经济预测工作情况

发布时间:2006/07/18
来源:国民经济综合司
[ 打印 ]

德意志联邦银行经济预测工作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由三个小组执行,一是预测工作小组,职责是基于国家宏观经济计量模型开展宏观经济预测;二是经济计量模型工作小组,职责是开发和维护国家宏观经济计量模型;三是预测结果评估分析小组,职责是对不同机构包括德意志联邦银行的预测结果进行评估分析。

1、德意志联邦银行宏观经济计量模型简介。德意志银行宏观经济计量模型是德国最早开发的结构性宏观经济计量模型之一,大约从1970年开始用于预测和政策分析,并定期根据理论、数据和政策变化对模型进行升级改进。1970年的模型以凯恩斯理论为指导,以需求为导向;1980年以新古典经济理论为指导对模型进行了修改,调整为以供给为导向,优化了劳动力供给和需求子系统;1990年两德合并后,由于体制发生了较大变化,对模型进行了大的调整。现行模型以新古典学派理论为指导,供给为导向,实体行为方程50个左右,虚拟行为方程少于10个,定义方程数量大于行为方程,约有100个左右。关键方程采用了柯布-道格拉斯生产方程、人口与生产率驱动长期增长模型等。

2、模型预测主要步骤。1)政策假定。通过专家和其他模型确定预测的外生变量,如价格变动,以及价格稳定性的风险状况等。(2)基准预测。一是单一方程估计;二是计算残差或假定残差为0;三是外生变量分析;四是外生变量确定;五是包括公共外生变量的假定,如欧洲中央银行提供的短期、长期利率,欧元与美元的汇率、名义有效汇率,石油价格、其他商品价格、实际外部需求、外国竞争者价格;六是欧盟中央银行体系中其他外生变量变化的内部信息;七是估计残差;八是包括需要增加的决策信息分析,如公共财政数字,外贸现状、法律变化效应;九是决策假定。第5-9步在预测过程中要重复几次,目的是使专家的信息能体现到预测中。(3)预测弹性系数更新(Projection Update Elasticities)。当公共外部假定发生变化时,通过弹性系数可以最快的速度更新国家和欧元区预测;弹性系数根据国家经济计量模型进行计算得到;运用弹性系数可进行冲击估计,提出决策调整的选择。冲击如利率变化、汇率变动、名义有效汇率、油价等。(4)情景(方案模拟)分析。说明基准预测的风险,分析世界和国家经济现状,讲述对宏观经济的完整预测。

欧洲每个国家央行的预测工作小组每年春季和秋季进行两次预测,并定期开会讨论当前经济状况及对未来的预测。每次会议的讨论内容:第一次确定假设条件,第二次讨论初步预测,第三次最终确定预测数量。讨论结果也分三个部分,一是基准预测,二是预测弹性系数更新,三是情景分析。

3、关于宏观经济计量模型开发的研究及体会。经济计量建模工作小组每年开4-5次会议,交流模型建设的计划,开展相关研究,当前的研究任务是开展短期预测模型的比较分析。在计量模型应用中有两个问题值得注意,一是关于GDP数据的获得。GDP数据按季发布并有一定的滞后,金融指标、工业产值、景气调查数据可以按月度获取,如何运用月度数据预测GDP,得到GDP的“瞬时估计”(Flash Estimate)是模型应用中的一个难点。二是关于预测方法的选择。没有一个固定的短期预测方法是最好的,需要一套方法,并进行多种方法的尝试,进行各种方法整合可提高预测质量。如桥方程:用季度GDP与其他指标月度数据的季度汇总数建立模型方程。状态-空间模型:运用Kalman滤波对因素进行分解,用季度GDP估计月度GDP。大因素模型:基于大量因素模型(包括月度和季度数据)的实时GDP预测,有关这方面的研究目前尚不成熟。

4、关于预测效果的分析。据介绍,现在德国有很大的预测“产业”,从1970年开始有14个预测机构,这些机构中有研究所、政府机构、政策建议咨询机构和国际机构,最近由于私营机构特别是商业银行加强预测,预测产业发展很快。公众对预测结果关注程度很高,但对预测精度比较失望。采用三种判断标准分析预测精度,分别是平均误差、绝对平均误差、平均根方差。对预测效率的分析,主要看预测结果有无序列相关性,如不相关则有较高效率。通过预测结果分析得到的结论是,预测者中存在竞争是件好事,联合预测有利于提高预测质量和水平;预测总是有用的,好于“拍脑袋”;所有预测者都是平等的,不要总听大多数的;预测的离差与宏观经济基础有关。

附件: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