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解今年全省经济开局情况,湖北省发展改革委综合处到黄石、孝感两市,就今年以来农村春耕备耕、工业经济运行、固定资产投资等经济运行中的热点进行了调研。有关情况如下:
一、关于春耕备耕情况
1、主要春耕农资供应充足,价格稳定。春耕高峰即将到来之际,各地都采取了有效措施,确保春耕农资供应。一是农资总量充足。黄石市早稻种籽完成计划储备的97.8%,棉花种籽完成92%,玉米种籽完成90.7%。大冶市农资系统已储备化肥2.4万吨,农药300吨,农膜100吨,储备农资合计1555万元,都较去年同期有较大幅度增加,其中化肥储备量增长15%以上,目前的农资储备能够满足常年春耕需要90%以上;孝感市农资储备春耕满足率除农药外也在90%以上。预计今年到春耕高峰不会出现农资供应紧张的局面。二是主要农资品种较全、价格稳定。在黄石、孝感两市的化肥储备中,尿素、碳铵、磷肥、钾肥、复混肥供应充足,而且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将及时调整供应品种结构。化肥、农药价格稳定,特别是化肥价格呈下降趋势。目前尿素市场价格1700元/吨,比去年同期低80元;碳铵460元/吨,比去年同期低30元。三是应急方案完备。为保证春耕期间农资市场稳定,各地在增加储备、保障供应的基础上还制定了应急预案。大冶市供销社积极争取省政府财政贴息农资调拨化肥2400吨,一旦市场化肥价格上涨,立即投放市场平抑价格。
2、主要越冬作物面积稳定,长势良好。油菜、小麦是我省主要越冬作物,尽管去年秋播时期受长时间干旱的影响,在加强后期田间管理后,作物生长正常,安全越冬,油菜已进入花蕾期,小麦拔节孕穗。黄石市油菜面积53.8万亩,小麦15.5万亩,与去年基本持平;孝感市油菜面积132万亩,小麦135万亩,同比略有增长。
3、存在的问题。一是部分农资价格上涨过快。黄石市蔬菜种子同比上涨10—20%。在孝感市了解到农膜价格大幅上涨,目前市场价14000元/吨,每吨涨价1500元,上涨12%左右。农膜价格上涨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由于石化产品价格上涨,导致生产农膜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另一方面是农膜需求量较往年有较大幅度增长。二是农民调整种植结构缺乏引导。调研中了解到,由于2005年棉花市场价格好,农民种棉预期过高,预计今年棉花播种面积和产量会有较大幅度增长。目前棉花价格走向尚不确定,盲目扩大种植面积,市场风险较大。
二、关于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1、工业生产开局良好,增速加快。1月份,黄石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9亿元,增长20.5%、高于去年同期10.6个百分点。孝感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6.96亿元,增长19.8%。
2、工业效益进一步提高。1月份,黄石市工业产销率98.87%,高于2005年全省平均水平3.96个百分点。重点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1月份劲牌酒业完成销售收入2.2亿元,同比增长43%,产销率达到100%;大冶有色产销两旺,销售货款全部回笼,主要产品阴极铜、黄金、白银价格大幅上扬,阴极铜46000元/吨,上涨48%;黄金142元/克,上涨24%;白银2630元/公斤,上涨28%。1月份新冶钢产销率达到102.9%,税后利润3700万元,较去年大幅增长。孝棉集团1月份完成销售收入5239万元,主打品种供不应求。
3、大企业、优势产业的支撑作用突出。1-2月份,黄石市年产值过亿元的企业大都高开高走。阳新鸿骏铝实现工业业产值2亿元,同比增长54%;劲牌酒业实现工业产值预计2.7亿元;大冶有色实现工业预计11.5亿元,创历史新高; 新冶钢1-2月份销售收入近15亿元,较去年都有大幅增长。孝棉集团1月份完成工业产值1598万元,销售收入5239万元。
4、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部分行业受春节销售淡季影响,产品积压较重。华新水泥目前库存48万吨,处于历史高位,部分子公司面临水泥库满停产。1-2月华新水泥季节性亏损729万元。二是局部地区劳动力结构性矛盾突出。汉川市马口镇春节后已开工企业技术工人缺口达2万人。孝感红人服饰、保丽家具等企业都出现有岗无人、招工困难。三是地方政府出口退税压力增大。孝感市反映,出口配额管理取消后,由于招商力度加大,出口贸易量增长较快,地方政府财政承担的出口退税超基数退税压力增加。
三、关于固定资产投资
由于春节后各地相继召开市级人大、政协会议和统计制度等原因,1-2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还没有汇总。孝感市预计1-2月份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左右。我们以大型工业企业、重点项目建设为重点进行了调研。两市固定资产投资呈现以下特点。
1、在建项目进展顺利。黄石市今年安排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50个,年度投资38亿元。中铝10万吨铜板带、大冶有色5万吨阴极铜、新冶钢90万吨焦化、华新水泥阳新二期、东贝140万吨无氟压缩机生产线等工业技改项目进展情况较好。华新水泥阳新二期、襄樊4000T/D、武汉200万吨水泥粉磨工程均可在10月前投产;大治有色3号转炉项目、制氧扩能项目三季度可以投产;大冶铜板带项目年底基本完工;孝感市孝昌50万部手机、金龙泉15万吨扩能等项目进展顺利。孝棉集团扩能6万锭项目,上半年建成投产发挥效益。
2、重点项目进展较好。黄石市今年初步安排150个导向计划项目,总投资208亿元,其中2006年计划投资70亿元。孝感市安排重点项目36个,总投资35.6亿元,年度投资20.8亿元,其中17个续建项目进度均超计划进度,新开工19个项目中,已有8个项目开工建设。
3、项目建设资金到位情况较好。据项目单位反映,银企合作关系普遍较好,建设资金到位情况比较理想。
但两市发改委分析认为,今年固定资产投资后劲仍显不足,预计今年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可能会出现高开低走的状况。主要原因,一是元至二月份新开工项目不多。二是招商引资力度仍需进一步加强。投资的硬、软件环境仍需进一步改善,如开发区的路、电、水配套问题和企业用地审批问题,不利于引进外地资本与企业,特别是大项目、大企业。三是今年下半年市县、乡镇换届将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地方政府抓固定投资工作的力度。
四、几点建议
1、继续加强农资市场的监管和调控,确保农资市场稳定。由于春耕生产还没有完全铺开,农民实际购买需求尚未形成。随着春耕生产大潮的临近,各种影响农资市场稳定的因素还客观存在。因此,要继续落实好《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关于做好2006年化肥生产供应和价格调控工作的通知》(发改价格[2006]124号)精神,密切关注市场变化,加强对化肥生产、销售等环节的监管和调控,防止乱涨价和劣质产品流入市场,切实保护农民群众的利益。
2、加强对农民调整种植结构的引导。农产品价格是市场供需关系决定的,农民种植意向多是以上年的市场价格作为安排生产计划的参考依据,市场风险较大。在春耕生产来临之际,要加大对农民调整种植结构的引导力度,合理安排生产计划,规避市场风险。
3、搞好就业培训,引导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汉川市马口镇出现的一方面企业用工严重不足,另一方面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待安排、安置的城镇就业人口压力过大的现象,折射出当前农村及城镇就业培训和用工就业工作脱节严重。因此一方面要做好就业培训工作,加大对当前农村和城镇就业人员的培训力度,为企业培训熟练技术工人,另一方面要加强就业引导,促进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将富余劳动力资源转变成为经济资源。
4、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工作力度。一是要加强固定资产投资调度,加强重点项目的督办检查,确保项目建设不掉进度;二是要继续做好项目前期工作,积极争取启动一批新项目;三是要进一步改善发展环境,促进民间投资快速增长;四是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改善市(县)兴业投资的软、硬环境,特别是加大土地审批和水、电配套等环节的工作力度,为投资者提供便利条件。充分发挥企业招商引资的主体作用,改变方式,拓宽渠道,开展有针对性的招商活动,提高招商引资签约履行率。要重视出口配额管理取消后,地方政府财政承担的超基数部分退税压力陡然增加的实际情况,认真研究措施,减小地方政府压力,充分调动地方政府和企业出口创汇积极性。
5、保持市县、乡镇换届期间各项经济工作的稳定性和连续性,防止今年下半年因换届引起经济工作脱节和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