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机构设置 > 机关司局 > 基础司 > 重要工作

基础产业司党支部赴云南省临沧市开展“改作风、到基层、慰民心”活动

2011/11/08 基础设施发展司
 

为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按照委党组的要求和机关党委的部署,2011年11月1日至3日,基础产业司党支部书记、司长黄民同志带领司内部分党员同志赴云南省临沧市开展“改作风、到基层、慰民心”活动,并调研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临沧市地处祖国西南边陲,辖7县1区,有镇康、耿马、沧源3个县与缅甸接壤,边境线长290公里,居住着佤族、傣族、彝族等23个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40.1%。有1个国家一类口岸、2个国家二类口岸、18个边贸通道、5条通缅公路,是昆明陆上通往缅甸仰光和印度洋出海口最近的通道,也是云南建设中国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的重要前沿窗口。

黄民同志一行深入临沧市永德县、耿马自治县、沧源自治县,实地调研了永德县崇岗乡滇缅铁路遗址、孟定清水河口岸建设、跨境公路规划建设情况、沧源佤山民用机场场址。期间,黄民同志一行向沧源县芒卡镇完小捐赠了图书,并深入沧源翁丁原始村落,与当地佤族群众进行了沟通交流。

在沧源县芒卡镇中心完小,黄民同志向学校捐赠了司党支部特意用稿费从北京买来的图书,并与学校领导就芒卡完小招生覆盖、师资配备、师生生活等情况进行了交流。黄民同志动情的讲到,这次向芒卡镇中心完小捐赠图书活动是基础司党支部开展“改作风、到基层、慰民心”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教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发展之本,关乎着祖国的未来,这次来到边远山区同时又是民族地区的芒卡镇中心完小,看到了孩子们有一个条件较好、不断改善的生活学习环境,感到非常高兴,我们有责任与地方的同志共同努力,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更好,为教育事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调研活动结束后,调研组一行与云南省有关方面及临沧市进行了座谈交流。黄民同志在讲话中说,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开展“改作风、到基层、慰民心”活动,就是要结合工作实际,开拓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采取有效措施,在发展改革各项工作中更好的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基础司党支部来到云南省临沧市开展“改、到、慰”活动,因为临沧是一座边城,同时又是少数民族聚居区,而且临沧在取得持续较快发展的同时,由于历史原因仍然存在交通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等困难与问题。我们深入边城,与佤族群众面对面交流,倾听口岸官兵对交通设施的诉求,实地考察公路、机场等规划建设情况,就是为了把温暖带给基层、带给群众,希望通过这次活动及调研,进一步了解情况,与地方的同志们共同研究推动各项交通基础设施加快建设,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黄民同志充分肯定了临沧市“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发展定位以及进一步加快交通发展的思路。黄民同志指出,云南省尤其临沧市边疆民族风情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历史文化弥足珍贵,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促进富有特色的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发展繁荣,有利于实现经济发展、交通便捷、民生改善、民族团结的良性循环。同时,一定要保护好优美的生态环境,注重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切实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国务院出台《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为云南省以及临沧市的发展和开放带来了重要机遇和动力,临沧市要抢抓机遇,努力实现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协调发展,促进交通网络进一步完善。黄民同志还介绍了国家“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情况、政策导向以及当前交通发展的宏观形势,认真分析了临沧市公路、支线机场以及铁路等交通方式的发展现状和条件,为临沧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指明了发展重点和努力方向,并逐条详尽回答了地方政府提出的问题和请求。

    同志们一致表示,这次党支部开展的“改、到、慰”活动很有意义、收获丰富。同志们走出机关、来到边城、深入实际、面对群众,既增进了同广大人民群众的深情厚谊,领略了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风情,又通过实地调研与沟通交流进一步掌握了实情、倾听了呼声、引发了思考、摆正了位置、改进了作风。在今后的工作中,全司同志将按照黄民司长的要求,以此次开展“改、到、慰”活动为契机,创科学发展之先,争为民服务之优,进一步增强党性意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自觉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把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落实到交通发展改革各项工作中,做人民群众满意的公务员。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