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农经司召集西部省(区、市)发展改革委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召开了《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编制工作座谈会。
会上,各地分别介绍了本地生态保护与建设进展情况,对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经验、存在问题、建设目标、总体布局、主要任务、保障与政策措施提出了修改意见和建议。
会议认为,生态文明作为与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并列的四大文明之一,生态文明建设在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西部地区是我国生态建设的重点地区,囊括了陆地所有生态系统类型,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区域;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澜沧江等都发源于西部,是名副其实的“亚洲水塔”,生态地位十分重要。西部地区生态十分脆弱,水土流失占全国的83%;新疆、内蒙古、西藏、青海、甘肃5省(区)沙化土地面积占全国的94%,荒漠化土地面积占全国的95%。国家25个重点生态功能区中,西部地区涉及19个,国家“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格局涉及西部所有省区,西部地区搞好生态保护与建设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农经司司长高俊才同志在讲话时提出,西部地区生态保护与建设要注意处理好与群众生产生活、农民增收、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做到生态保护建设与农牧民转产转业相结合,既有利于改善生态,又有利于保障农区、牧区社会稳定和粮食安全,不影响畜产品供给,并不断提高群众收入和生活水平;在增加投入的同时,要进一步重视深化改革、机制创新和提高科技含量,使投入、改革、科技三者更好地结合;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要注重合理用水,开源节流结合,以节水为主,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在利用传统水资源的同时,要进一步利用人工增雨,缓解水资源不足问题。在编制规划的过程中,要认真学习和贯彻中央一号文件、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和国务院牧区工作会议等文件精神,要加强横向和纵向的沟通、协商,要与有关规划做好衔接。
农经司副司长吴晓松同志主持了会议。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农办主任、政府副秘书长于清理同志,西部12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农经处有关同志,农业部、水利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国家林业局、中国气象局、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有关同志参加了座谈。
在内蒙古期间,高俊才司长还会同农业部、国家统计局的同志对农村沼气项目进行了核查,实地察看了退牧还草工程、农村沼气工程、黄河防洪工程和参观了恩格贝沙漠博物馆及生态治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