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机构设置 > 机关司局 > 农经司 > 重要工作

国家发展改革委农经司与中国气象局计财司等到青海省考察人工影响天气

2009/05/20 农经司
 

 

青海是我国最重要的水源地,被誉为江河源头千湖之地中华水塔,黄河49%的水量、长江26%的水量、澜沧江16%的水量从青海流出,青海省的生态地位十分重要。在采取综合措施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为了进一步研究人工影响天气的作用,4月中旬,国家发展改革委农经司高俊才司长、中国气象局计财司王邦中司长与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农林水项目部何平主任等到青海考察了人工影响天气的有关情况,了解到青海省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始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经过不懈努力,青海省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实现了作业手段、区域、规模、时间大幅扩增。目前,青海省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分为东部人工增雨作业、三江源地区人工增雨作业和人工防雹作业三部分,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在抗旱、防雹、缓解水资源短缺及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一、合理开发利用空中云水资源效益明显

据青海省气象局介绍,他们通过人工影响天气作用,合理开发利用空中云水资源的主要效益如下:

1、湖泊湿地面积明显扩大。通过EOS/MODIS卫星250m分辨率资料提取三江源地区扎陵湖、鄂陵湖20032008年的面积,结果表明:人工增雨实施后(20052008年)两湖面积较实施前(20032004年)有明显增大趋势,分别增加34.05平方公里和46.32平方公里。这些数据表明,自然因素加上人工增雨,有效增加了水体面积,为青海高原及下游地区的水利生产和建设储备了良好的给水资源。

2、草地生态环境趋向良性发展。通过将三江源人工增雨工程实施前与实施后的草地遥感监测结果对比分析,人工增雨实施后,中、高覆盖度草地面积呈逐年增加趋势,低覆盖度草地呈减少趋势;200600公斤/亩的中、高产量等级草地面积呈明显增加趋势,小于200公斤/亩的低等级草地面积呈减少趋势。这表明,自然因素加上人工增雨的实施,对提高草地的覆盖度和产量效果显著。

3、增加了降雨量和江河源径流量。有关资料表明,20072008年青海东部地区人工增雨期间,在自然因素和人工影响天气共同作用下,共增加降雨量45.82亿立方米,20072008年夏秋季人工增雨期间,共增加降雨量29.62亿立方米,20072008年三江源地区人工增雨期间,共增加降水量115.63亿立方米。2005年~2008年,黄河上游地区平均降雨量为552.7mm,较20022004年平均降雨量多了65.9mm,偏多13.5%;唐乃亥水文站平均径流量为596.4m3/s,较20022004年多了148 m3/s,偏多33.1%20052008年长江上游地区平均降雨量为467.7mm,2002-2004年平均降雨量多了24.9mm,偏多5.6%;直门达水文站平均流量为482.3 m3/s,较20022004年平均流量多了94.3 m3/s,偏多24.3%

4、增加了黄河上游水库蓄水量。随着黄河上游人工增雨作业的实施,增加了龙羊峡水库蓄水量,龙羊峡水库走出枯水段,进入正常运行阶段。根据有关数据测算,20072008年,在自然与人为因素双重作用下,共增加黄河径流量15.86亿立方米,给黄河龙羊峡至青铜峡河段内的11座大中型梯级电站增加发电量151.8亿千瓦时,带来直接经济效益24.29亿元。

5、提高了农作物产量。自开展人工增雨工作以来,在自然因素和人为综合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东部农业区农作物产量有所提高。据统计,20042008年该省粮食平均单产为235.93公斤/亩,油料平均单产120公斤/亩,分别比20012003年平均单产水平多了13.03公斤和18公斤,全省增产部分折合经济效益约1.77亿元。

二、积极开展人工防雹作业,防灾减灾效果明显

据青海省有关部门初步统计和分析,青海省防雹作业开展前全省历史雹灾面积平均值为60万亩,自开展防雹作业以来,该省防雹区受灾面积一直控制在30万亩以内。其中2007年、2008年炮控区受灾面积分别为16.73万亩和20.32万亩,绝对减灾面积分别为43.27万亩和39.68万亩,人工防雹相对效果分别为72.1%66.1%。全省两年减灾折合经济效益分别为1.981.82亿元。

三、人工影响天气几点经验

青海省气象部门自1997年开始每年组织实施黄河上游人工增雨作业,紧密围绕国家级工程建设需要以及业务项目和科技项目的实施,不断扩展作业区范围,提升了作业能力和水平。此外,青海省气象部门还积极承担“十五”、“十一五”有关国家级人工影响天气科技项目任务,不断将科技成果进行业务化,努力提高作业科技水平。

据青海省气象局介绍,青海省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主要经验有以下几点:一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二是管理部门科学组织,三是有关部门积极配合,四是广大人工影响天气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五是必要的资金保障,六是不断加强现代化建设和科技工作。

四、几点建议

一是进一步加强统筹协调,加快组织实施《人工影响天气发展规划(20082012年)》,努力建立全国统一协调的人工影响天气业务体系;二是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继续加强人工影响天气现代化建设,完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点基础设施,稳定作业人员队伍,充分发挥建设效益;三是加快人影工作的技术和体制机制创新,把高射炮、火箭炮催雨与飞机催雨更好地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增雨防雹作业技术水平;四是把改进技术设备与完善评价体系更好地结合起来,把技术评价与经济评价的改进与完善更好地结合起来。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