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机构设置 > 机关司局 > 离退局 > 重要工作

健康畅谈——离退休干部局开展新冠病毒感染康复指导(康复建议篇)

发布时间:2023/01/16
来源:离退局
[ 打印 ]

  为帮助和指导感染新冠病毒老同志进入恢复期后进行有效地健康管理,我局积极开展康复指导工作,针对康复期主要健康问题、如何佩戴口罩、日常生活起居注意事项、没“阳过”老同志的防护措施等问题进行解答和指导。康复建议篇将介绍恢复期主要健康问题及治疗建议。

  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后,不少老同志感染了新冠病毒,从绝大多数感染者的病程经历来看,一般感染后7天左右发热、咽痛、肌痛等主要症状消退,抗原检测转阴,开始进入恢复期。这时,身体其实并没有完全康复,许多人仍会有咳嗽、乏力等症状,仍然需要老同志关注重视,进行科学地自我健康管理。

  根据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恢复期健康管理专家指引(第一版)》,结合近期我委老同志的主要就诊情况,“阳康”后恢复期常见的健康问题主要包括:咳嗽、乏力和疲劳感、心慌心悸、失眠等。

  咳嗽是最常见的“阳康”后持续存在的症状,不少人咳嗽持续半个月以上。咳嗽是机体重要的防御性反射,有利于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和有害因子。对于咳嗽问题,也要根据情况区别对待。如果咳嗽较轻,可以不用治疗,静待病情自然好转。如果痰多或痰不易咳出,可服用乙酰半胱氨酸、氨溴索、桉柠蒎胶囊等化痰药,稀释痰液利于排出。这个时候不要过度止咳,要让痰通过咳嗽排出才有助于恢复。如咳嗽以干咳为主,可以服用右美沙芬、抗组胺药等止咳药,能够帮助改善症状。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咳嗽较重,持续时间长,没有明显缓解,还要警惕是否出现了肺部炎症,建议到医院就诊检查胸部CT。

  乏力或自觉疲乏感,也是感染恢复期最常报告的症状。老年人核酸或抗原转阴后往往仍然有一定程度的疲乏,甚至持续数周。如感到疲劳,应尽量多休息,放慢生活节奏,不要一次做太多事情。若疲乏症状持续加重,特别是高龄老人出现嗜睡情况,家人应注意监测指氧饱和度,避免出现沉默性缺氧情况。如果乏力症状逐渐好转,可逐步恢复日常作息,尽量保持日常生活规律,合理制定睡眠、进餐、活动计划。

  心慌、心悸也是部分患者康复阶段出现的症状。这时应注意多休息,调节生活作息,保持充足睡眠,同时加强自身营养,多摄入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提高机体抗病能力。若心悸症状明显,每分钟搏动持续超过100次、小于60次,或者出现不规律搏动,需警惕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生,建议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查明病因。

  还有不少“阳康”的人出现失眠的症状,比如入睡困难、睡眠时间短、眠浅、多梦等。针对这种情况,建议应调整心态,保持愉悦、放松的心情。睡前几小时不宜吃太饱,不吃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防止增加胃肠负担,导致入睡困难。也可以尝试在睡前使用温水泡脚,提高睡眠质量。(医务处 杨莹供稿)

附件: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