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在疫情防控常态下进一步丰富老同志的精神文化生活,我局积极创新工作形式、充分利用现有信息化建设成果,通过向老同志征集“乐享金秋”原创作品,并在局微信公众号开辟专栏以“云展播”形式展示,让老同志们度过了一个别具特色的金秋。自9月22日开始作品征集以来,共收到摄影、书法、绘画、手工艺、朗诵、器乐演奏等作品近两千件,至11月12日活动圆满结束,共展出30期268件优秀作品,获得老同志们交口称赞。
壮大宣传声势,营造浓厚氛围。活动第一天,在局微信公众号“发改金辉”首条了发布“乐享金秋·云展播”活动作品征集通知,告知我委广大老同志征集作品的主题、内容、类别及要求等内容,并第一时间转发至离退休干部支部书记委员工作群及各党支部群。活动中,撰写新闻稿《“云游”新体验 乐享金秋美》并发布在局内、外网、微信公众号,让更多老同志知晓“乐享金秋·云展播”活动正在火热进行中。此外,还依据对我委老同志兴趣爱好的了解情况及老干部大学各班级授课教师对学员的推荐情况,通过电话、微信等“一对一”的方式向部分老同志约稿,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尤其是活动初期发挥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建立工作台账,做好服务保障。建立“乐享金秋·云展播”活动老同志投稿情况工作台账,详细记录投稿人的姓名、投稿时间、作品类型及数量、投稿方式等信息,并及时更新统计台账,确保老同志每次、每件投稿作品都记录在册,为后续的作品展示、纪念品发放及纸质作品退还等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收稿过程中,文体处始终坚持精准精细服务理念,耐心细致为老同志提供服务,帮助老同志顺利完成投稿,精彩呈现个人作品。如,部分老同志年龄较大不太擅长使用电脑,导致无法提供电子版作品,主动帮助其完成作品的整理、拍摄等工作;部分老同志投稿时缺乏作品简介等内容,积极引导、帮助老同志开拓思路,想出自己的创作“小故事”;部分家住较远老同志的作品电子版效果不佳,电话指导其选取合适的角度进行拍摄并发送原图。
注重展示效果,精心组织编排。无论是在每期作品名称的确定、展出内容的挑选,还是展期顺序的编排上,都始终坚持“精品”意识,力争以最佳形式展出。在作品名称方面,有20期以“个人名字+”作品内容或个人理念命名,如“范勇:塞外金秋”“陈兴良:摄影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有10期以作品内容命名,如第二十三期名为“秋日红叶”,展示了3名老同志的摄影作品。在展出内容上,单种形式的作品展出有24期;多种形式作品的搭配展出有6期,其中“诗+摄影”3期,“诗+古筝”“朗诵+摄影”“诗+书法”各1期。在展期顺序方面,在尽量保证同种类型作品不连续展出的基础上,手工艺、树叶贴画、布艺画等创新形式作品穿插在摄影、书法等常见形式作品中展出,多种形式作品的搭配展出穿插在单一形式的作品展出中。
“乐享金秋·云展播”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吸引了各个年龄层次的离退休干部积极参加、踊跃投稿,其中既有两位九十多岁高龄的老同志,又有刚退休的“年轻”老同志。活动结束后仍有不少老同志意犹未尽,咨询投稿相关事宜。下一步,我局将继续创新工作形式,开展形式更为多样的文体活动,让更多老同志参与其中、乐在其中,不断丰富疫情防控常态下老同志精神文化生活,积极传递正能量。(文体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