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机构设置 > 机关司局 > 价格司 > 重要工作

安徽省认真落实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 加强价格监管工作 保护农民利益

2012/07/10 价格司

今年夏收以来,安徽省各小麦主产区上市交易的新麦价格持续走低。为稳定小麦价格,切实保护种粮农民利益,省物价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大价格监测监管力度,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在全国率先启动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确保国家小麦最低收购价格政策落到实处。

一、迅速行动,开展夏收夏种期间市场价格监管。6月4日,安徽省夏收工作刚开始,省物价局即在全省价格系统部署开展夏收夏种期间的市场价格监管工作。一是开展市场收购价格巡查,维护粮食收购和流通秩序;二是加强市场价格监测,及时上报小麦、油菜籽等市场收购价格和生产成本收益情况;三是继续对跨区作业联合收割机免收车辆通行费,加强对农机作业收费的指导;四是加强对农资市场的价格监管。积极会同有关部门做好政府储备化肥的市场投放工作,合理引导市场价格。

二、加强监测,全面准确掌握小麦市场收购价格。准确了解全省小麦市场收购价格6月4日,安徽省启动了小麦价格日监测报告制度,要求各小麦主产市、县价格部门指定专人采集和上报小麦市场价格。对小麦价格波动幅度较大的,要及时深入收购站点核实情况。实施小麦价格日监测报告以来,各级价格部门组织价格监测人员深入农业生产一线,走访基层价格监测点,密切关注小麦市场行情,及时采集和汇总监测数据,定期向省委、省政府及有关部门报送监测信息,为政府决策提供了大量的第一手数据。

三、积极协调,及时在全省启动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针对小麦开秤收购以来,新麦价格持续低于国家规定的最低收购价问题,省物价局一方面加大价格监测频率,及时向相关方面报送监测信息;另一方面,中储粮安徽分公司联合深入小麦主产区粮食收购现场,走访收购企业和农户,现场核实小麦市场收购价格,并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门印发的《2012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规定,于6月6日向中储粮安徽分公司报送了《关于安徽省小麦价格监测情况的函》,建议中储粮安徽分公司按程序在全省范围内启动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6月7日,与中储粮、粮食局等相关部门共同研究会商启动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等相关事宜。经中储粮总公司批准,6月12日安徽省启动了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

四、跟进落实,保障小麦最低收购价格政策落到实处。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启动后,省物价局又迅速下发通知,要求各地价格部门立即跟进相关监测措施,指导并督促有关收储企业和各收储库点认真执行预案,协调解决收购过程中的价格矛盾和问题,规范市场收购秩序,确保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在各地落到实处。一是要严格落实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各收储库点要按照预案要求,张榜公布最低收购价和等级价差,严格执行国家价格政策,不得压级压价或抬级抬价。二是进一步加强价格监测工作。除了要及时监测各收储点价格外,还要对小麦加工企业和经纪人实际收购价格适时开展监测和调研,全面了解市场价格行情和收购进度,加强信息汇总、分析和报送工作。三是开展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落实情况检查。重点检查是否在收购场所显著位置张榜公布小麦收购价、质量标准、水杂增扣方式、结算方式等内容,是否有压级压价、抬级抬价收购等问题。四是加强政策宣传和工作协调。积极宣传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进一步加强与粮食、中储粮直属企业、农委、农发行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共同做好预案启动后的市场价格监管工作。

在上述政策措施的共同作用以及各相关部门的协同工作下,安徽省小麦最低收购价格政策得到有效落实。从近期全省价格监测和省物价局组织开展的专项调研情况看,全省启动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后,各托市收储库点严格按照预案规定,按质论价,敞开收购农民交售的小麦,全省各小麦生产县(区)小麦收购价格稳步回升。近日,全省小麦(国标三等)平均收购价格每50公斤为102元,稳定在国家最低收购价水平上。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