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机构设置 > 机关司局 > 价格司 > 重要工作

杭州市积极建立低收入群体物价补贴联动机制

发布时间:2009/12/21
来源:价格司
[ 打印 ]

编者按杭州市物价局积极探索,逐渐建立起一套符合当地实际的低收入群体临时价格补贴、退休人员基本生活品价格补贴与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费用指数挂钩调整的“两个联动机制”。实践表明,这项机制为保障低收入群体生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得到了各方面的充分肯定。现将杭州市物价局的做法摘要刊发,供参考。

 

杭州市积极建立低收入群体物价

补贴联动机制

(杭州市物价局)

 

2007—2008年间,杭州市猪肉、食用植物油等副食品价格出现大幅上涨,对低收入群体生活产生较大影响。为保障低收入群体生活水平不因物价上涨而降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杭州市物价局大胆探索,于2008年7月1日起正式出台实施了《杭州市区物价上涨与低收入群体临时价格补贴联动机制实施意见》和《杭州市区企业退休人员基本生活品价格浮动补贴办法》,逐渐建立起一套符合当地实际的低收入群体临时价格补贴、退休人员基本生活品价格补贴与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费用指数挂钩调整“两个联动机制”。

低收入群体补贴对象为市区持有《困难家庭救助证》的城镇、农村低保及困难家庭中实际享受待遇的人员以及列入区级救助圈的救助对象(杭州市规定,家庭人均收入高于低保标准20-40%范围内的居民可向所在地街道、社区帮扶救助站申请区级救助圈待遇,由各区民政局审核批准)。企业退休人员补贴对象是参加市区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并按规定领取养老金的企业退休人员。

当居民基本生活消费品价格持续出现较大幅度上涨,低收入居民基本生活费用价格指数连续3个月月度同比涨幅达到或超过规定幅度,对低收入群体在现行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和各项援助措施基础上,及时发放临时价格补贴,确保其收入增幅超过基本生活费用价格指数涨幅(基本生活费用价格指数涨幅连续3个月回落到规定幅度以内即停止联动机制运行);对企业退休人员将原随退休金发放的固定价格补贴改为浮动价格补贴,根据消费结构、消费水平,测算基本生活品价格变动对企业退休人员消费支出的影响,确定浮动补贴发放标准。

低收入群体临时价格补贴所需资金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城镇、农村低保及困难家庭中实际享受待遇人员的补贴所需资金,由市、区两级财政各承担50%;区级救助圈救助对象的补贴所需资金由区财政承担。市区企业退休人员补贴所需资金按规定渠道列支。机制启动当月,向补贴对象一次性补发前3个月的临时价格补贴。启动后,补贴标准按月测定,按季发放。企业退休人员价格浮动补贴则按月测定、按月发放。

    “两个联动机制”对现有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行了补充,完善了困难群众生活保障体系,有效地减轻了物价上涨对低收入群体生活的影响,对安定群众生活、确保社会和谐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广大群众、新闻媒体的广泛赞誉。机制实施一年多来,累计发放物价补贴3.08亿元,受益人数达31.15万人。其中,低收入群体发放临时价格补贴3400万元、受益人数2.15万人;企业退休人员发放浮动价格补贴2.74亿元、受益人数29万人。一位退休人员说:“虽然物价涨了,但党和政府没有忘记咱们,我们尽管不上班了,还是享受到了发展带来的成果,我们从内心表示感谢”;新华网、中国经济导报、浙江电视台、杭州日报等媒体先后报道,对杭州物价部门推动建立“两个联动机制”以及对机制实施后取得的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
附件: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