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复文 > 全国政协委员提案复文公开

关于政协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03039号

(社会管理类283号)、01928号(社会管理类193号)、

04672号(社会管理类401号)提案答复的函

 

  你们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推动养老产业发展、提升养老服务质效的提案,关于改善养老服务发展银发经济的提案,关于科技赋能养老、数据驱动银发经济发展的提案,全国政协交由民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卫生健康委、我委分别办理,现就涉及我委职能的事项答复如下。
  一、关于完善养老服务体系
  养老服务牵动亿万家庭,事关百姓福祉。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胡江梅委员提出的“发展壮大养老产业,提升养老服务质效”,黄红霞委员提出的“提高养老资源利用效率”,陈增敬委员提出的“推动技术创新,提升养老服务水平”等建议,针对性很强,对于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不断完善养老服务体系、促进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委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从规划、政策、资金支持等方面着力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一是加强规划引领。牵头编制并报请国务院印发《“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以老龄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为重点,明确基本养老、普惠养老、适老产业的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支持举措,会同相关部门印发分工方案,推进规划落实落地。
  二是完善发展政策。研究编制并报请国办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扩大老年人急需的高频服务供给,更好满足广大老年群体多层次、多样化产品和服务需求。印发《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工程实施方案》,推动养老等普惠服务向社区延伸。配合民政部报请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制定落实国家基本养老服务清单。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延续实施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有关事宜的通知》《关于加快发展农村养老服务的指导意见》《积极发展老年助餐服务行动方案》《关于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等政策文件,促进养老服务健康发展。
  三是支持设施建设。“十四五”以来,逐年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工程和托育建设”投资专项,调整优化支持范围,支持公办养老服务能力提升项目和普惠养老专项行动,增加专业化的服务供给。发挥中央预算内投资、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社会力量投入等多渠道资金作用,支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四是指导地方落实。指导全国各地市编制“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明确养老托育服务发展的“十四五”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机制,统筹规划、一体实施。联合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建立应对人口老龄化重点联系城市机制,指导并推动地方在服务体系、体制机制、要素支持、业态模式、适老环境等方面综合创新。召开全国“一老一小”现场经验交流会,促进各地交流互鉴。
  下一步,我委将会同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积极研究采纳你们所提宝贵建议,进一步健全完善养老服务体系。一是落实落细规划政策。持续抓好《“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等重大决策部署的组织实施,推动各项任务举措落到实处。二是提升养老服务体系效能。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工程专项,统筹中央预算内投资等资金渠道,保基本、促普惠、优市场多措并举,带动社会力量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二、关于发展银发经济
  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大、老龄化速度快,“十四五”时期,老年人需求结构正在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银发经济迎来发展机遇期。胡江梅委员、黄红霞委员、陈增敬委员均提出大力发展银发经济的建议,对于培育壮大银发经济具有很强的参考意义和借鉴价值。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银发经济,作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重要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财委第一次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等重要会议上多次作出有关重大部署。近年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我委制定出台一系列相关规划和政策措施,推动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完善顶层设计。2019年,会同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报请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提出发展银发经济,推动老年产品市场提质扩容,推动养老服务业融合发展等举措。2021年,“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发展银发经济,开发适老化技术和产品,培育智慧养老等新业态。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提出加强规划引导、发展适老产业等积极培育银发经济的任务部署。《“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对完善养老服务体系、老年健康支撑体系,大力发展银发经济等进一步作出系统部署,为养老产业发展提供规划指引。
  二是加强政策支持。2024年,牵头起草并报请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提出聚焦多样化需求,培育老年用品制造、智慧健康养老、康复辅助器具、抗衰老、养老金融、旅游服务、适老化改造等7大潜力产业。配合人民银行完善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政策,将试点范围扩大至全国,并将支持范围扩大到公益型、普惠型养老机构运营、居家社区养老体系建设、纳入目录的老年产品制造。
  三是扩大服务供给。“十四五”时期设立“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工程和托育建设”投资专项,支持公办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建设项目、公办养老服务机构(含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建设项目、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医养结合服务能力建设项目、示范性普惠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所属培训疗养机构转型发展普惠养老项目等。加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力度,扩大服务供给。
  四是强化科技支撑。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移动终端、可穿戴设备、服务机器人等智能设备在养老场景集成应用,发展健康管理类、养老监护类、心理慰藉类智能产品,推广应用智能护理机器人、家庭服务机器人、智能防走失终端等智能设备。围绕康复辅助器具、智慧健康养老等重点领域,谋划一批前瞻性、战略性科技攻关项目。通过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支持银发经济领域科研活动,提高自主研发水平。
  下一步,我委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的要求,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着力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落实支持政策。落实《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的各项任务,完善配套政策,强化要素保障。二是强化科技赋能。组织实施“主动健康和人口老龄化科技应对”等重点专项,还将鼓励养老服务机构使用智能化人工替代设备,为银发经济创新发展提供有利条件。三是鼓励地方探索。鼓励各地依托现有资源,盘活存量设施,探索形成新模式、新业态,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形成示范带动效应。
  感谢你们对发展改革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欢迎登录我委门户网站(www.ndrc.gov.cn),了解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情况、经济体制改革方面的重要信息。
 
国家发展改革委
2024年9月19日
发布时间:2024/09/19
来源:社会司
[ 打印 ]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