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复文 > 全国政协委员提案复文公开

关于政协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第00120号

(经济发展类014号)提案答复的函

 

  你们提出的关于将三峡地区确立为国家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的提案收悉。经商文化和旅游部、湖北省人民政府、重庆市人民政府,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制定发展规划、确立支持政策、建立协作机制
  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对三峡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工作作出总体部署,有关部门陆续出台相关专项规划和政策举措,对三峡地区绿色低碳发展进行重点规划。2019年以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湖北省、重庆市分别编制三峡地区绿色发展实施方案,明确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提升等方面具体举措。领导小组办公室深入组织推进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化工污染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船舶污染治理和尾矿库污染治理等“4+1”工程,持续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三峡地区绿色发展领域相关项目建设。
  湖北省、重庆市高度重视三峡地区绿色低碳发展工作。湖北省将《关于推进三峡地区绿色低碳发展的意见》列入2023年湖北省委党内法规和重要政策性文件制定计划,从强化规划统筹、政策支持、要素保障、组织实施等方面制定相关支持政策;与重庆市深化颚渝三峡地区协作,推动建立协商合作机制,共同研究三峡库区扶持政策、重大生产力布局、重大产业示范等落实落地;支持以三峡集团、南水北调集团为代表的中央企业与地方政府共建开放共享平台,推动三峡集团与宜昌共同拟定《携手共建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实施方案》,推动企地“生态共保、产业共育、园区共建、品牌共创、互利共赢”。重庆市建立了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联席会议制度,由两名市委常委担任召集人,定期研究该区域绿色低碳发展有关工作;制定出台《加快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若干措施》等政策措施,指导有关区县制定实施本区域内的绿色发展实施方案,加强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生态保护、生态城镇建设、生态产业体系建设,推动形成生态优美、特色浓郁、布局科学、集约高效的绿色发展新格局。
  下一步,我委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会同有关部门、地方和中央企业协调推进三峡地区绿色低碳发展工作,督促指导有关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推动三峡地区绿色低碳发展迈上新台阶。
  二、关于推进绿色低碳产业落实落地
  (一)加快推动清洁能源产业集群发展。2019年,我委印发《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年版)》,将清洁能源产业作为六大绿色产业之一,明确其边界和范围,引导资金、政策等支持清洁能源产业发展。湖北省持续发挥三峡电站发电效益,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目前,三峡电站已成为世界装机容量最大的水电站,总装机容量达2250万千瓦,累计发电量超过1.6万亿千瓦时。推动宜昌重点布局抽水蓄能装备产业,建设水电高端制造产业园。推动宜昌、恩施加快页岩气商业开发,实施宜昌东区块、夷陵区、当阳市、远安县页岩气勘探开发项目,构建页岩气装备制造、管网建设、运输储备、油气服务、高端化工等产业链。加快推进三峡地区船舶电动化,探索长江流域氢燃料电池动力船试点。推动宜昌落地新能源电池产业项目,涵盖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和电池总装等领域,推动新能源产业向中下游高附加值领域布局、向汽车等高端装备制造升级。下一步,我委将会同有关部门,修订印发《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23年版)》,结合近年来清洁能源产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更新清洁能源产业边界和范围;持续跟踪了解三峡地区清洁能源产业发展进展情况,协调解决发展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助力三峡地区清洁能源产业集聚发展。
  (二)加快培育壮大数字产业。我委会同有关部门加快推动构建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推动实施“东数西算”工程,深化数据中心绿色高质量发展,推动优化数据中心建设布局,促进数据高效流通和应用。2022年,我委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印发通知,同意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等8地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规划了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全面启动“东数西算”工程,构建全国算力“一张网”。湖北省推动宜昌与三峡集团合作,编制完成了《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湖北)建设方案》,引进一批数据应用领域头部企业、算力中心,建成标准机架1.3万个,5G基站12573个(全口径),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21.51个,商用规模位居湖北省前列。下一步,我委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立体化实施“东数西算”工程,推动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相关规划布局落实落细。支持三峡地区充分发挥本地优势,发展规模适度、具有地方特色的省级数据中心,积极融入“东数西算”战略布局。后续,我委将结合“东数西算”工程推进实施情况,在第一批国家算力枢纽充分发挥效能的基础上,适时论证新设国家算力枢纽,与三峡地区有关方面做好沟通对接,在研究扩大布局工作中积极予以考虑。
  (三)加快推进全国磷石膏综合利用。2019年,我委印发《关于发布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名单的通知》,将宜昌作为全国唯一以磷石膏单一资源为处置目标的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宜昌磷石膏综合利用率从2018年的20.4%逐年提升至2022年的83.5%,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2020年全国磷石膏综合利用现场交流会在宜昌举办,宣传推广典型做法和先进经验。2021年,我委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示范建设的通知》,明确将湖北省钟祥市作为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示范基地,要求示范基地加快重点项目建设进度、统筹推进示范建设任务、强化节能降碳示范引领,并要求有关地方加大对示范基地的支持政策配套及落实力度。下一步,我委将督促指导有关地方加大对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等的支持力度,及时总结先进经验做法并予以积极推广,协调解决相关重大问题,推动提升磷石膏等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能力水平。
  三、关于支持发展文化旅游产业
  为推动长江三峡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我委会同有关部门和省份研究编制《“十四五”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实施方案》,设置了“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篇章,提出加强长江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和伟大精神、推动长江文化与城乡风貌相融合、建设长江文化产业带等重点任务。“十三五”以来,通过组织实施文化旅游提升工程和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统筹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为长江三峡流域开展文化旅游、促进流域内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文化和旅游部牵头制定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相关实施方案和规划,对保护传承三峡区域重要文物和文化遗产,加强湖北三峡大坝、重庆长江水文水利展示等方面整体谋划,统筹布局。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印发《三峡文物保护利用专项规划》、《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规划》,支持三峡地区建成一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指导湖北、重庆办好中国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等活动。下一步,我委、文化和旅游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高质量推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继续指导湖北、重庆等地加强长江文物和文化遗产系统保护,进一步挖掘和整合三峡区域重要文化遗产时代价值,创新文化传承利用,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推进长江流域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
  四、关于加快建设三峡水运新通道
  近年来,我委会同水利、交通等部门和有关省市,围绕解决三峡通航瓶颈问题,在加快推进运输制约疏解工作的同时,深入开展三峡水运新通道建设前期研究工作和深化项目专题论证工作,已经形成初步成果。目前,我委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正抓紧开展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同时,湖北省采取措施支持宜昌加快打造以“两路、两港、两铁、一管”为核心的南北两岸、坝上坝下、一体协作的铁水公空管多式联运体系。其中,“两路”(江南、江北翻坝高速)、“两港”(坝上茅坪港、坝下白羊港)、“两铁”(茅坪港、白羊港疏港铁路)均已建成运营。下一步,我委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组织有关方面扎实编制三峡水运新通道项目建设相关可行性研究报告并做好重大专题问题研究,为项目决策提供科学支撑,并会同有关部门支持和指导三峡枢纽多式联运体系建设。
  感谢你们对发展改革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欢迎登录我委门户网站(www.ndrc.gov.cn),了解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情况、经济体制改革方面的重要信息。
 
国家发展改革委
2023年9月22日
发布时间:2023/09/22
来源:环资司
[ 打印 ]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