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4817号
(工交邮电类525号)提案答复的函
民建界提出的关于“十四五”期间提升长三角国际货运能力的提案收悉。经商交通运输部、商务部、国铁集团,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提升长三角地区航空货运能力
2019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实施《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明确“合力打造世界级机场群,编制实施长三角民航协同发展战略规划”“巩固提升上海国际航空枢纽地位,优化提升杭州、南京、合肥区域航空枢纽功能,规划建设南通新机场”“加强航空货运设施建设,加快合肥国际航空货运集散中心、淮安航空货运枢纽建设,规划建设嘉兴航空联运中心”。为贯彻落实《规划纲要》,《长江三角洲地区民航协同发展战略规划》于今年6月正式印发实施,其中对提升长三角地区航空货运能力作出了一系列具体安排。一是建设国际一流机场体系。强化上海国际航空枢纽引领作用,优化提升长三角区域机场功能布局,加快机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运输机场保障能力。二是构建通达通畅的运输体系。以航空物流专业化为导向,打造专业高效的物流服务,构建覆盖广泛、畅达便捷、多元高效、市场主体竞争力强的高品质现代化航空运输服务体系。三是加强组织落实。在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工作机制下,民航局牵头建立长三角民航协同发展协调工作小组,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成立工作专班,与地方政府有关部门、民航企事业单位建立工作协调机制,推进具体工作落实。
下一步,我们将围绕深入贯彻《规划纲要》,积极组织实施《长江三角洲地区民航协同发展战略规划》,加快优化上海浦东、虹桥机场货运设施布局,充分利用南京、杭州、合肥等机场既有设施提升区域枢纽机场货运效能,推动南通、嘉兴等机场项目前期工作,不断增强长三角地区航空货运能力。
二、关于提高长三角中欧班列开行质量
中欧班列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深化务实合作的重要载体。为推动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我委会同有关部门、单位积极引导各地方加强资源整合和共享,着力打造“干支结合、枢纽集散”的高效集疏运体系,推动中欧班列开行由“点对点”向“枢纽对枢纽”转变。国铁集团积极服务长三角进出口货物运输需要,已在义乌、合肥、苏州、徐州、金华、南京、连云港等7地开行中欧班列13条,并积极支持上海市开行中欧班列,可达俄罗斯、德国、英国以及中亚五国等16个国家26个城市。2020年长三角地区开行中欧班列的城市合计开行1536列,约占全国开行总数的12.4%,运量达21.4万TEU,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为保障进出口货物运输发挥了重要战略通道作用。
下一步,我委将进一步支持长三角地区结合落实相关规划,统筹货站、场站、线路等资源,优化中欧班列开行布局,合理开行、集约开行,提高班列通关便利化水平、信息化水平、市场化水平,增强发展合力。国铁集团将积极组织返程货源,加强境外铁路协调,会同有关部门推行铁路进出境快速通关业务模式,加强国际联运和口岸站信息化建设,不断推动提升中欧班列开行质量。
三、关于增强长三角地区国际货运网络弹性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长三角地区交通网络不断完善,运输服务水平显著提升,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初步建成,交通一体化发展取得明显成效,总体适应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规划纲要》印发实施以来,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长三角交通运输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支持力度,积极推动增强国际货运网络弹性。一是加强规划引领。2020年,我委会同交通运输部印发了《长江三角洲地区交通运输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规划》,提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构建一体化设施网络,加快建设世界级机场群和港口群,有力推进交通运输服务一体化。二是健全工作机制。交通运输部组建成立推进长三角地区交通运输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统筹部署推进长三角地区交通重点工作。三是支持推进交通强国建设试点,部署长三角有关地区在打造世界一流国际航运中心、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建设、构筑现代综合立体交通网络等领域先行先试。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规划纲要》,支持沪苏浙皖三省一市充分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加强相互沟通协作,以科学研判航空货运市场需求为基础积极推进机场差异化布局,并结合铁路运能、综合效益等因素持续优化长三角中欧班列运输组织方式,不断提升长三角地区国际货运的可靠性、适应性。
四、关于完善长江经济带综合运输大通道建设
为深入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有关部门不断推动完善沿江运输通道建设,取得积极成效。一是在客运方面,规划建设沪渝蓉高铁,与既有的沪昆高铁形成两条高速铁路客运主通道;沪汉蓉快速铁路、沪昆普速铁路形成两条快速铁路客运辅助通道。二是在货运方面,襄渝铁路衔接宁西铁路、沪昆铁路形成两条铁路货运主通道,沪汉蓉铁路形成一条客货兼顾的快速货运通道,同时积极推进苏州港太仓港区疏港铁路、上海港外高桥港区装卸线、万州港新田港区进港铁路专用线建设,并配合地方政府推进做好长江干线其他港口铁水联运设施项目建设。三是沿江班列方面,为缓解长江三峡大坝拥堵问题,更好满足长江经济带沿线国际、国内贸易需要,国铁集团已在沿江的上海—成都(重庆)、重庆—宁波、武汉(宜昌)—成都等城市间开行了13条沿江班列,今年1—4月已开行601列,同比增长17.6%。
下一步,我委将积极推动北沿江高铁、长江干线港口铁水联运等项目建设,国铁集团将继续扩大沿江班列开行数量,统筹沿江班列与中欧班列、陆海新通道班列的发展工作,积极推动构建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完善综合运输大通道。
五、关于优化国际物流园区的布局和功能
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部署,我委正会同有关部门研究编制《“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将充分考虑长三角地区在国际物流发展中的定位和作用,系统梳理长三角国际物流园区、保税区的国际货运功能布局现状,统筹协调国际物流资源配置,推动建立综合物流信息平台,促进国际物流园的规模化、集约化、信息化、专业化和标准化运营。
六、关于规划布局海外仓
有关部门高度重视海外仓工作,国家在多个外贸政策文件中给予明确支持,商务部通过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引导基金等支持海外仓建设,引导海外仓企业优化布局,鼓励各地加强海外仓建设人才培训。2020年,推动增设海外仓监管代码,配套完善相关监管措施,遴选7个优秀实践案例进行推广,指导各地学习应用建设信息平台、提升数字化水平、提供合规咨询服务等32项好经验、好做法,海外仓建设已取得积极成效。据统计,目前我海外仓数量已超过1900个,服务范围覆盖全球,其中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近400个。
下一步,我委将会同相关部门积极推动海外仓和境外铁路场站布设,不断加强境外物流网络建设。坚持问题导向,积极推动海外仓建设高质量发展,为畅通跨境物流、推动外贸促稳提质作出积极贡献。
感谢民建界对发展改革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欢迎登录我委门户网站(www.ndrc.gov.cn),了解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情况、经济体制改革方面的重要信息。
国家发展改革委
2021年9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