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0451号
(商贸旅游类013号)提案答复的函
你单位提出的关于加强冷链物流智能化管控的提案收悉。经商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现答复如下。
加强智能化管控对消除冷链物流“断链”隐患,保障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相关部门对此高度重视,积极推动5G、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智能化设备在物流领域特别是冷链物流监管中应用。2017年,我委牵头起草并报请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冷链物流保障食品安全促进消费升级的意见》,从健全标准规范体系、完善基础设施网络、鼓励企业经营创新、提升信息化水平、加大行业监管力度等方面加强政策支持引导,积极为冷链物流发展创造良好政策环境,其中对应用信息化技术和智能化设备加强冷链物流监管提出明确要求。交通运输部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冷链物流保障食品安全促进消费升级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加强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冷链物流温度监控系统”“促进冷链物流信息互联共享”等任务。你们所提建议对进一步提高冷链物流监管水平具有重要借鉴价值,相关部门将结合实际工作认真予以研究。
一、关于完善物流信息链管理,推进精密智控
(一)关于完善冷链物流追溯管理平台。近年来,我委在牵头印发的《关于推动物流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意见》《推动物流业制造业深度融合创新发展实施方案》等文件中,对发展第三方冷链物流全程监控平台,加强全程温度、湿度监控;推动构建全国性、区域性冷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逐步实现冷链信息全程透明化和可追溯等提出明确要求。针对我国冷链运输中“断链”等问题,交通运输部正在加快推进建设道路冷链运输监测平台,加强对全国冷藏保温车辆的在线监控、运单信息管理、数据采集与运维、基础数据管理,为强化道路冷链运输环节车辆温度监控、构建冷链物流全链条安全追溯提供支撑。下一步,相关部门将持续推动已出台政策措施落实,提高冷链物流信息化追溯水平,加强冷链运输信息化监管体系建设,促进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
(二)关于应用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关于加快发展冷链物流保障食品安全促进消费升级的意见》对鼓励企业加强物联网、移动互联等先进信息技术应用,按要求配备车辆定位跟踪以及全程温度自动监测、记录和控制系统提出明确要求,同时要求相关部门探索建立对运输环节制冷和温控记录设备合规合法使用的监管机制。2020年,我委牵头印发《关于推进“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培育新经济发展实施方案》,支持具备条件的行业领域和企业探索区块链、大数据等新一代数字技术应用和集成创新,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区块链应用。工业和信息化部近年来相继出台5G、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政策文件,推动信息技术在智慧物流中的创新应用;通过遴选区块链典型应用案例、编写行业应用指南等方式,加快推动区块链在物流等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应用落实。下一步,相关部门将探索建立标准规范,发挥区块链技术数据透明、不易篡改、可追溯等特点,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在冷链物流追溯等场景应用落地。
二、关于加强冷链物流标准研制和应用,推进运输模式创新
(一)关于冷链物流标准体系建设。近年来,我委先后推动相关部门发布我国首个冷链物流领域强制性国家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冷链物流卫生规范》(GB31605-2020),审核发布《体外诊断试剂温控物流服务规范》(WB/T 1115-2021)、《食品冷链末端配送作业规范》(WB/T 1104-2020)、《活体海产品冷链物流作业规范》(WB/T 1100-2018)等多项冷链相关物流行业标准。交通运输部发布《道路冷链运输服务规则》(JT/T 1234-2019)、《行驶温度记录仪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JT/T 1325-2020)等交通行业标准;组织起草国家标准《冷藏保温车选型技术要求》,对推动冷链物流规范化运行起到积极作用。下一步,相关部门将加强沟通协调力度,加强冷链基础通用标准以及重点领域、重点环节标准制修订,促进行业标准推陈出新,推动国际国内标准接轨,为冷链物流标准化、规范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关于探索冷链物流模式创新。我委在《关于推动物流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意见》中对发展“生鲜电商+冷链宅配”“中央厨房+食材冷链配送”等新模式提出明确要求,积极推动“线上交易+专业配送”冷链物流模式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连续4年开展新型信息消费示范项目征集,面向冷链物流等领域遴选发展前景好、示范效应强的项目,鼓励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中创新应用。下一步,相关部门将加快推进冷链物流设施数字化改造,促进装备更新升级,推广应用智慧化冷链物流技术,发展冷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持续开展新型信息消费示范项目遴选,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创新应用,打造一批可推广、可复制的应用解决方案和示范项目。
三、关于加强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防控专业化水平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城乡冷链物流设施补短板等决策部署,2020年,我委启动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工作,重点在生鲜农产品优势产区、集散地和大型消费市场布局建设一批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推动构建国家层面的骨干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网络,整合集聚冷链物流市场供需、存量设施资源,以及农产品流通、生产加工等上下游产业资源,提高冷链物流规模化、集约化、组织化、网络化水平。目前,首批17个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已经落地实施。同时,我委印发《城乡冷链和国家物流枢纽建设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支持范围包括服务于肉类屠宰加工及流通的冷链物流设施项目,公共冷库新建、改扩建、智能化改造及相关配套设施项目,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内的公共性、基础性设施补短板项目(如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和信息化提升项目)等。2020年以来,我委通过中央预算内投资等政策渠道,支持相关地方建设一批肉类冷链物流设施等项目。交通运输部2020年印发《关于推动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建设智能冷库、智能运输和快递配送等冷链基础设施”。下一步,相关部门将积极利用有关政策支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为提高冷链物流智能化管控水平、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此外,按照有关工作安排,我委正在牵头研究编制《“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简称《规划》),重点围绕构建现代冷链物流体系,坚持问题和目标导向,结合我国国情以及肉类、果蔬、水产品、乳品、速冻食品、医药产品生产和消费实际需要,打基础、促发展、严监管、强支撑、优政策,推动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规划》拟将“加强冷链物流全链条监管”作为“十四五”时期冷链物流发展的重要任务,综合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新型监管机制等提高冷链物流监管水平。下一步,我委将结合《规划》研究编制工作认真研究你单位所提建议。
感谢你单位对发展改革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欢迎登录我委门户网站(www.ndrc.gov.cn),了解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情况、经济体制改革方面的重要信息。
国家发展改革委
2021年9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