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复文 > 全国政协委员提案复文公开

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1003号

(经济发展类107号)提案答复的函

 

  您提出的关于激发市场主体参与产教融合的提案收悉。经商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现答复如下。

  您提出的建议,对于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解决人才供需结构性矛盾具有重要意义和参考价值。我委会同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持续推动深化产教融合改革落实落地。

  一、关于鼓励高新技术企业投入职业教育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产教融合改革部署,经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经国务院同意,我委会同多部门印发《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按照《实施方案》,相关部门以建机制、树典型、立精品为导向,积极开展相关工作,目前认定63家国家产教融合型企业,报请国务院职业教育部际联席会议同意后,经向社会公示无异议,已于7月中旬正式公布。认定的国家产教融合型企业中有众多高新技术企业,其业务领域范围广,综合实力强,覆盖机械装备、能源化工、交通运输等传统产业,信息技术、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既有“世界前沿、大国重器”,也有“专精特新、单项冠军”。同时,这些企业均举办或深度参与举办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投资建设实训基地、深入开展职工培训等,具有服务、引领所在行业深化产教融合、加快急需人才培养、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良好基础和能力意愿,有利于全国范围内示范引领、探索路径、打造标杆。同时,地方培育的产教融合型企业中,也有众多高新技术企业。

  二、关于优先激发民营企业发挥生力军作用

  我委高度重视民营企业重要作用,会同相关部门加强制度供给和政策激励,积极推动民营企业深度参与举办职业教育。我委会同相关部门在国家产教融合型企业认定过程中,充分考虑了民营企业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职业教育发展的贡献度,认定的63家国家产教融合型企业当中有40家民营企业。此外,多部门联合出台政策支持中小型企业发展,吸纳职业教育学生实训和就业。工业和信息化部开展“企业微课”线上培训,在疫情期间为中小企业免费送政策、送技术、送管理,自2020年2月份上线以来,上线700多门课程,累计访问量超过4000万人次,实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2020年完成1800名中小企业领军人才培训;完善中小企业管理咨询专家知识更新研修班,开展中小企业管理咨询义诊活动等,为企业开展管理咨询诊断服务;为贯彻落实《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财政部支持实体园区打造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特色载体,打造“龙头企业+孵化”共生共赢生态,形成大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发展,中小企业为大企业注入活力的融通发展新格局。相关部门通过不断出台系列政策,显著提升了民营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改革的意愿,民营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得到进一步彰显。

  三、关于推动产业导师及课程进学校

  (一)推动产业导师进学校

  2019年,教育部、我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了《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进一步完善“双师型”特色教师队伍建设制度,建立校企人员双向交流协作共同体。教育部会同相关部门通过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分级打造师德高尚、技艺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青年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教学名师等高层次人才队伍;遴选确定中航、中铁集团等102家企业为首批全国职业教育教师企业实践基地,公布创新团队实质性合作企业2800余家,在人员互聘、教师培训、技术创新、资源开发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结合技工院校工作实际,指导技工院校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加强校企双方人才交流,通过出台《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规定》等政策文件,保障教师定期参加企业实践的权利,完善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制度,进一步促进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发展,提升实践教学能力,有效提高技工院校人才培养能力;通过不断建立健全职业院校自主聘任兼职教师的办法,推动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和职业院校教师双向流动,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和职业教育改革发展。

  (二)推动产业课程进学校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出台《产业人才需求预测工作实施方案(2020—2022年)》等政策,建设产业人才大数据平台,聚合产业、人才、教育等数据资源,不断加强产业人才需求预测工作,编制发布9个重点领域人才需求预测报告,引导学校根据产业需求调整优化课程体系和授课内容,提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高水平人才供需动态平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主动适应产业结构升级、国家职业分类及职业资格更新调整,动态调整专业目录,2018年颁布《全国技工院校专业目录(2018年修订)》,2020年组织开展专业增补工作,指导技工院校结合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开设相关专业,提高教学质量;长期坚持“校企双制,工学一体”,专业设置对接企业需求、教学内容对接职业标准、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通过校企共同招生招工、共商专业规划课程开发、共组师资队伍、共建实训基地,将企业典型工作任务转换成教学内容,将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融通合一,努力实现技能人才与企业用人无缝衔接,毕业生深受企业欢迎。

  四、关于培育试点产教融合型行业、学校和职业教育集团等

  为更好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教育部先后出台《关于深入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意见》《关于开展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建设的通知》等政策,培育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截至目前,共培育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299个,组建了约1500个职教集团,吸引约3万家企业参与,覆盖了近70%的职业院校,有效推动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开展首批工业和信息化部校企协同育人示范基地认真工作,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网络计算与信息处理协同育人基地”等19家基地入选,指导青岛海尔智能制造职业教育集团、全国信息安全职业教育集团等行业重点职教集团建设,联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工业通信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计划实施方案》,鼓励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建设企业大学、职工培训中心、网络学习平台等培训载体,对符合条件的培训机构按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和基础电信企业优惠支持,指导各地围绕智能制造、数控机床和智能机器人、新材料等重点领域开展职业技能提升培训。目前培训总人次已超过132万,通过创新协同育人模式,深化育训结合,不断推动技术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形成产教融合良好生态。

  五、关于完善产教融合型企业管理办法

  我委高度重视企业在举办职业教育中的重要主体作用,为充分调动企业积极性,会同相关部门制定出台《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实施办法(试行)》,对纳入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培育库的企业,给予“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组合式激励政策。教育部、我委等六部门印发《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明确目标原则、实施主体、合作形式等基本制度框架。在相关政策的激励下,企业参与产教融合工作热情和积极性高涨。截至2021年5月,全国已有2700余家企业纳入地方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培育库,产教融合主体已初具规模。为了更好地推动产教融合型企业健康快速发展,我委将会同相关部门持续完善制度设计,加强对产教融合型企业的评估,建立产教融合导向的教育评价体系,对成效明显的地方和高校在招生计划安排、建设项目投资、学位(专业点)设置等方面倾斜支持,切实调动各类主体积极性,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在政策设计、因素分配上,强化院校和企业的产教融合导向。

  下一步,我委将会同教育部等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认真研究您提出的相关建议,聚焦不同主体利益诉求和制度障碍,找准堵点,精准施策,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激发市场主体深度参与职业教育,形成多元合力,推动企业和学校高质量协同发展。

  感谢您对发展改革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欢迎登录我委门户网站(www.ndrc.gov.cn),了解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情况、经济体制改革方面的重要信息。

 

国家发展改革委

2021年8月31日

发布时间:2021/08/31
来源:社会司
[ 打印 ]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