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0840号
(农业水利类128号)提案答复的函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新疆冷链物流产业绿色发展的提案收悉。经商农业农村部、商务部、科技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简称自治区政府),现答复如下。 新疆是我国番茄、甜瓜、葡萄、哈密瓜等特色生鲜农产品主产区,冷链物流业发展基础较好、空间巨大。相关部门和自治区政府高度重视冷链物流业在减少生鲜农产品产后损失,促进新疆农业转型升级和农民增收中的重要作用,积极为新疆冷链物流业创造良好条件。 一、关于加大冷链基础设施建设 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是提高冷链服务效率和能力的重要基础。2019年,我委会同23个部门和单位联合印发《关于推动物流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意见》(发改经贸﹝2019﹞352号),对加强农产品产地冷链物流体系建设,鼓励和引导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拓展社区服务网点,减少中间环节,降低农产品物流成本等提出明确要求。同时,2020年以来,我委通过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渠道,累计支持新疆20多个冷链物流项目建设,涉及冷链物流园区、冷链配送中心、冷链云仓等,债券发行额度超过15亿元,有力带动新疆冷链物流基础设施水平提升。农业农村部在河北、山西等16个省(区、市),聚焦鲜活农产品主产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贫困地区,围绕水果、蔬菜等鲜活农产品开展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建设,并将新疆列入2020年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建设试点之一,预计到2020年底将支持新疆在村镇扶持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仓储保鲜冷链设施350个以上。商务部2016-2017年会同财政部安排中央财政资金2亿元支持新疆发展冷链物流,累计支持项目67个,重点推进产地预冷集配、低温加工、仓储配送等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冷库、冷藏车等设施设备温度监控体系建设,完善冷链物流标准体系,加强专业技术技能培训。 自治区政府鼓励企业建设标准化冷链物流设施,购置标准化冷藏车辆。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新疆冷藏库约340万立方米,冷冻库约60万立方米,冷藏车辆总量约700台。 下一步,我委将结合新疆冷链物流基地等建设发展情况和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等工作,统筹推动新疆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农业农村部将抓紧编制印发《“十四五”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建设规划》,加快建设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基础设施,积极探索并推动实施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可持续发展机制,优化完善冷链基础设施绿色发展的政策环境;同时立足新疆农产品主产区优势,加强指导,推动新疆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建设。 二、关于冷链物流标准化体系建设和绿色冷链物流产业储能核心技术研发与推广应用 冷链物流标准体系建设方面。2017年,我委牵头报请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冷链物流保障食品安全促进消费升级的意见》(国办发﹝2017﹞29号),其中将“健全冷链物流标准和服务规范体系”作为重要任务,从加强标准衔接、出台强制性标准、研究建立服务管理规范、组织开展冷链物流企业标准化示范工程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近年来,我委审核发布了《食品冷链末端配送作业规范》《活体海产品冷链物流作业规范》等多项冷链物流行业标准,对推动行业规范化运行起到重要作用。商务部2018年会同国家标准委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农产品冷链流通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商建函﹝2018﹞767号)和《关于复制推广农产品冷链流通标准化示范典型经验模式的通知》(商办建函﹝2018﹞109号),开展农产品冷链流通标准化示范工作,在全国复制推广试点城市和试点企业在农产品冷链标准化、信息化等方面形成的17条经验模式,新疆海联三邦投资有限公司列入示范企业名单。 自治区政府积极推广冷链物流技术标准、加强国家标准宣传培训,支持生产、加工、流通企业统一配备标准托盘;奎屯、阿克苏等示范城市及新疆果业集团等示范企业的冷链物流标准化试点工作稳步推进,标准托盘使用、物流信息共享、集装储运单元化等工作取得新进展,物流标准化、规范化水平得到提升。新疆御农果业有限责任公司制定了哈密瓜、皮亚曼甜石榴、红富士苹果、鲜食葡萄和库车小白杏等生鲜冷链物流标准。下一步,我委将会同相关部门结合物流行业标准制修订等工作,持续推进冷链物流标准体系建设,不断推动提高冷链物流标准化、规范化水平。自治区政府将以冷链模式创新、行业规范管理、培育良性发展机制为主,力争到2025年末,标准化冷藏车辆达1000台左右,标准托盘和周转箱(筐)使用率超过80%。 冷链物流技术研发和推广方面。“十三五”期间,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食品加工及粮食收储运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部署实施“果蔬冷链物流技术及装备研发示范”项目。通过项目实施,研发柑橘、苹果等大宗果品品质劣变控制环境因子技术20余项,创建大宗果品物流包装技术10项;研发新型绿色保鲜包装功能材料,研制适合于易腐果蔬产品的贮运节能装备,相关果蔬冷链物流技术及装备在企业示范应用,经济效益提高20%以上。农业农村部推进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工作,在全国聘请18名岗位科学家,中央财政每年投入经费1260万元,支持专家开展农产品保鲜与贮运相关研究工作。通过研发,建立生鲜调理水产品超冷保鲜技术,开发接触式超冷冻结设备并建立技术规范;开发面向羊肉冷链物流质量安全的监测装置;构建鲜食葡萄采后绿色贮运保鲜技术体系;完善甜瓜冷链运输实时监管系统并初步建立起物流信息系统运平台等。 自治区政府积极推广冷链物流技术,目前已逐步推广应用多温层控制、GPS、智能电子标签(RFID)、车载终端等冷链物流技术。疆内已形成一批服务能力较强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新疆果业集团大力推动特色果品贮藏保鲜、功能产物研制、加工和质量控制等科技攻关,并获多项专利;新疆天康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在冷链配送车安装随车温度记录仪,可监控全程货物运输中的温度变化情况。 下一步,科技部等部门将结合“十四五”食品领域重点专项,在粮食和果蔬等鲜活农产品物流企业,积极推进绿色冷链物流业储能核心技术研发,开发标准化、自动高效的冷链运输、装卸工具与设施、新型包装材料等;绿色冷链、保质保鲜电商快速配送的技术与装备;适用于贫困地区小农特色农产品流通的技术体系,推动解决物流成本高、损耗大、效率低等问题,助力提升新疆特色林果和畜牧等农产品价值。自治区政府将积极加强冷链物流技术推广和服务平台建设,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 三、关于强化冷链运输、储能技术专业人才培养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按照国务院有关工作部署,指导各地大力开展企业职工技能提升和转岗专业培训,支持包括冷链物流在内的各类企业广泛组织岗前培训、脱产培训以及岗位练兵、技能竞赛、在线学习等活动,全面提升从业人员技能水平。同时,组织实施“农民工稳就业职业技能培训计划”,主动围绕市场急需紧缺职业,大力开展物流等适合农民工就业的技能培训和快递业、网约培训员等新职业新业态培训,进一步为物流业输送高素质劳动者。此外,自2011年开始,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在9个现代服务业领域开展大规模知识更新继续教育。其中,现代物流领域每年开展急需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和岗位培训约2万人次。近年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支持有关地区和部门举办了“现代冷链物流新技术”“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农产品冷链物流与精深加工”等相关主题的国家级专业技术人才高级研修班71期,培养培训现代物流领域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近5000人。商务部以及各级商务主管部门采取专家授课、介绍典型经验、现场实操等形式,累计培训农产品冷链物流管理和实操技术人员4600余人次,有效地提高了农产品冷链行业从业人员的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为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自治区政府在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中,将冷链物流企业职工技能培训纳入政策支持范围,支持企业职工在岗或脱产参加岗前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按照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分别不超过每人1800元、1800元、4000元、5000元、6000元的标准给予培训补贴。同时,鼓励冷链物流企业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按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企业新型学徒制暂行办法》,学徒培养期限一般为1-2年,企业在职职工(含见习期)参加新型学徒培训的,按照中级工每人每年4000元、高级工每人每年5000元的标准给予企业培训补贴。此外,自治区政府鼓励支持冷链物流企业引进“高精尖缺”和有领先水平的高技能人才,符合条件的纳入自治区人才引进“天山计划”;引导鼓励企业以岗位聘用、项目合作等方式引进高技能人才,积极动员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搭建线上、线下招聘平台,帮助企业招聘引进冷链物流相关专业人才。 下一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部门将继续深入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加大对物流企业开展技能培训的支持;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支持和指导有关部门和地方开展冷链物流领域内专业技术人才高级研修,加强领域内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四、关于优化冷链物流业政策环境 我委牵头报请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冷链物流保障食品安全促进消费升级的意见》(国办发〔2017〕29号,简称《意见》)聚焦制约冷链物流发展的突出问题和主要短板,从健全标准规范体系、完善基础设施网络、鼓励企业经营创新、提升信息化水平、加快技术装备创新、加大行业监管力度、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完善政策支持体系等8方面提出一系列政策措施,积极为冷链物流业健康规范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其中,在用地、融资等支持政策方面提出,永久性农产品产地预冷设施用地按建设用地管理,在用地安排上给予积极支持;引导金融机构对符合条件的冷链物流企业加大投融资支持,创新配套金融服务;针对制约冷链物流行业发展的突出短板,探索鼓励社会资本通过设立产业发展基金等多种方式参与投资建设;冷链物流企业用水、用电、用气价格与工业同价等。2020年,我委牵头报请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20﹞10号),其中对加大重大冷链物流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用地指标保障和融资支持力度提出明确要求。农业农村部积极推动各地落实农业设施用地政策和农业生产用电价格优惠政策,将与生产直接关联的分拣包装、保鲜仓储等设施用地纳入农用地管理;明确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可以通过入股、租用等方式用于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建设;要求各地加强与电力部门沟通,对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在农村建设的保鲜仓储设施实行农业生产用电价格。 自治区政府制定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冷链物流保障食品安全促进消费升级的实施意见》(新政办发﹝2018﹞26号),明确提出加快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健全冷链物流标准和服务规范体系,提升冷链物流信息化水平,加快冷链物流技术装备创新和应用,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出台实施《自治区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实施意见》,在全区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并成功支持奎屯申报为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城市,新疆果业集团等5家企业入选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企业。 下一步,我委将会同相关部门积极推动已出台措施落实,并结合研究制定冷链物流业发展政策等,统筹研究您的建议。自治区政府将积极加强冷链物流技术推广,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继续在全区开展并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支持绿色冷链物流技术发展。 五、关于加强智慧冷链物流服务平台建设 促进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冷链物流深度融合,对提高冷链物流服务的效率质量和安全性具有重要作用。我委对此高度重视,在报请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20﹞10号)中,提出推进新兴技术和智能化设备应用,提高仓储、运输、分拨配送等物流环节的自动化、智慧化水平;在《关于推动物流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意见》(发改经贸﹝2019﹞352号)中,明确提出发展第三方冷链物流全程监控平台,加强全程温度、湿度监控,减少“断链”隐患,保障生鲜农产品品质和消费安全;发展机械化、智能化立体仓库,加快普及“信息系统+货架、托盘、叉车”的仓库基本技术配置,推动平层仓储设施向立体化网格结构升级。同时,组织开展了国家智能化仓储物流示范基地建设工作,促进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先进信息技术和设备在仓储物流领域应用,重塑仓储企业业务流程,推广仓储物流新技术、新模式,以点带面,提高仓储物流的信息化、标准化、智能化发展水平。 自治区政府建立自治区农产品冷链流通监控平台,实现政府对企业农产品冷链流通监控功能,有力推进了全区冷链物流信息化和标准化建设。 下一步,我委将会同有关方面积极推动已出台措施落实,同时积极加强对物流特别是冷链物流领域智能化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情况的跟踪研究,及时推动出台针对性政策措施,为提高冷链物流智能化水平创造有利条件。 感谢您对发展改革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欢迎登录我委门户网站(www.ndrc.gov.cn),了解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情况、经济体制改革方面的重要信息。国家发展改革委
2020年10月21日
发布时间:2020/10/21
来源:经贸司

[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