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复文 > 全国政协委员提案复文公开
关于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2635号
(经济发展类152号)提案答复的函

  您们提出的关于设立国家级武汉长江新区的提案收悉。经商水利部,现答复如下。
  武汉市地理位置优越,发展基础雄厚,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和中部地区崛起中具有重要作用。湖北和武汉是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的重中之重和决胜之地,在这场严峻斗争中作出了重大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湖北和武汉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我委坚决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集中力量助力抗击疫情,持续加大对湖北和武汉的支持力度,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提出并积极落实支持湖北省经济社会发展一揽子政策,推动湖北和武汉巩固疫情防控成果,加快恢复生产生活正常秩序。
  一、关于设立国家级武汉长江新区
  国家级新区是承担国家重大发展和改革开放战略任务的综合功能平台。目前,国家级新区数量达到19个,其中,中部地区2个。当前,国家级新区相关工作的重点是指导已设立的新区认真学习贯彻党中央新的要求,坚持新发展理念,努力建设实体经济发展新高地,在稳定经济运行和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方面发挥率先带头作用,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上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湖北省人民政府提出设立武汉长江新区的申请后,我委始终高度重视,认真对标对表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武汉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经国务院同意的《新区设立审核办法》及实施细则要求,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认真研究论证,商湖北省有关方面修改完善武汉长江新区总体方案,补充有关申报要件。下一步,我委将结合职能对这一区域建设发展予以积极关注和指导协调,待具备条件时,再统筹研究并按程序依次启动新区设立有关工作。
  二、关于水利部对武汉长江新区审批所涉要件“洪水影响评价报告”等专项报告予以指导并大力支持
  今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专门研究部署防汛救灾工作,要求各有关地区都要做好预案准备、队伍准备、物资准备、蓄滞洪区运用准备,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时无备。湖北省所提武汉长江新区选址范围涉及武湖和涨渡湖蓄滞洪区,是《全国蓄滞洪区建设与管理规划》《长江流域综合规划(2012—2030年)》中安排的42处国家蓄滞洪区中的一般蓄滞洪区,启用几率为20—30年一遇。武湖蓄滞洪区面积277.9平方公里,规模蓄洪容积18.1亿立方米;涨渡湖蓄滞洪区面积309平方公里,规划蓄洪容积10亿立方米,运用后对降低武汉关水位效果明显。目前,武湖、涨渡湖蓄滞洪区围堤还未完全达标,安全建设还未启动,难以做到及时有效蓄滞洪水。
  三峡等控制性工程建成后,遇到1954年同大洪水,长江中下游干流仍需运用蓄滞洪区分蓄约340亿—400亿立方米的超额洪水,分洪总量仍然很大。蓄滞洪区在较长时期内仍是长江防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蓄滞洪区建设与管理是长江流域防洪建设的一项长期任务。鉴于长江流域蓄滞洪区事关防洪安全大局,建议湖北省和武汉市充分论证新区规划建设对流域防洪形势尤其是武汉河段蓄滞洪区的影响并履行相关程序。新区建设启动前,先期进行武汉附近蓄滞洪区防洪建设和安全建设,加强蓄滞洪区人口和产业布局等管理,为蓄滞洪区安全、及时、有效运用创造条件,确保大洪水时能够“分得进、可控制、蓄得住、退得出”,保障长江流域和武汉市的防洪安全。
  感谢您们对发展改革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欢迎登录我委门户网站(www.ndrc.gov.cn),了解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情况、经济体制改革方面的重要信息。

国家发展改革委
2020年10月16日
发布时间:2020/10/16
来源:地区司
[ 打印 ]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