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复文 > 全国政协委员提案复文公开
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1596号
(经济发展类111号)提案答复的函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推动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的提案》收悉。经商生态环境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文化和旅游部,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强化顶层设计,建立完善实施机制
  2018年11月5日,经国务院批准,我委印发《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了《规划》的组织领导、工作机制、推进机构、责任落实等方面要求。同时,明确要求制定实施方案和专项规划,建立健全省际、市际协调会商机制,探索建立城市联盟和城市协调机制,实行重大设施统一规划、重大改革统筹推进等。《规划》印发以来,各部门按照职能职责积极推进贯彻落实。2018年12月,水利部印发《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水利重点任务落实方案》,明确了水利工作21项重点任务及分工。2019年4月,淮河水利委员会印发《淮委落实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水利重点任务工作方案》,明确了相关工作任务的时间节点和要求。
  下一步,我委将持续加强顶层设计和综合协调,会同相关部门研究解决《规划》实施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推动《规划》目标任务落实。
  二、关于打造绿色淮河,建成人水和谐的生态示范带
  《规划》明确提出,完善水资源综合管理,打造绿色生态廊道,建设江淮生态大走廊与沿海滩涂湿地生态走廊、提升生态保育功能等。按照相关要求,各部门积极开展有关工作。一是我委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约140亿元,支持引江济淮工程和淮河生态经济带范围内的重点防护林、天然林资源保护、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等生态工程建设。二是生态环境部牵头成立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领导小组,长三角区域大气、水污染防治协作小组,淮河生态经济带涉及到的主要省级人民政府均为以上两个小组成员单位,协同加强污染防治工作。三是我委持续开展相关省市煤炭消费总量检查督促工作,并通过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等,积极推动秸秆气化清洁能源利用。四是水利部建立了覆盖省市县三级行政区域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批复了淮河、沭河、沂河等水量分配方案,并将河湖执法作为落实河长制、湖长制的重要抓手,严厉打击非法侵占河湖、非法采砂等违法行为。五是按照《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行动计划》要求,各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研究建立重要河流横向生态保护补偿试点,探索建立淮河流域市场化、多元化、高水平、可持续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按照《规划》相关要求,按照职责分工持续推动淮河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积极推动打造绿色、人水和谐的淮河生态经济带。
  三、关于完善基础设施,加强区域互联互通
  按照《规划》要求,打通畅通高效的淮河水道、健全立体交通网络、完善水利设施建设、构建现代信息网络,加快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智能绿色、安全高效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一是公路方面,交通运输部支持了淮河经济带区域内G4012黄山至千岛湖高速公路、G239线蚌埠长涟卫淮河大桥至怀远等国省干线公路建设。此外,交通运输部将结合有关规划要求,统筹研究支持徐州—淮北—阜阳、明光—盱眙高速等项目建设。二是铁路方面,商合杭高铁建设项目已开工建设;合肥至新沂高铁项目已列入《铁路“十三五”发展规划》,我委积极支持地方稳步推动项目前期工作,待具备条件后适时启动实施;沿淮铁路项目尚未列入相关规划,建议地方深入研究论证规划建设该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三是水运方面,交通运输部安排中央资金约14亿元支持安徽省淮河干流航道安徽段整治工程、淮河支流沱浍河航道安徽段、沙颍河扩能改造工程等项目,并积极研究将连云港港、徐州港等纳入相关规划并予以支持。
  下一步,我委将继续会同交通运输部、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等部门,按照相关规划要求,加快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构建区域通江达海、铁水联运的立体交通体系。
  四、关于加快转型升级,推进产业协同发展
  《规划》提出,推进淮河经济带产业技术创新,共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科技创新平台。引导产业集中布局,深化产业分工合作。促进旅游业联动发展,成立旅游发展战略联盟等。研究建立区域创新联盟、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农业规模化经营和成立旅游发展联盟等,有利于加强区域创新合作、培育壮大优势产业、提升农业发展质量、统筹推进区域内旅游规划、旅游产品开发等工作,对淮河经济带省市加快转型升级,推进产业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化和旅游部支持鼓励淮河相关省市加强旅游合作,重点打造和推出一批文化旅游、生态旅游、红色旅游、乡村旅游、民俗旅游、研学旅游等精品旅游路线,举办淮河流域旅游专项宣传推广活动,创新宣传推广方式,打造“淮河旅游”品牌。
  下一步,各有关部门将按照《规划》提出的相关要求,积极指导地方开展淮河生态经济带创新合作、产业融合、旅游联盟等研究建立工作,助力打造“淮河旅游”品牌。
  五、关于发展社会事业,促进公共服务共享
  《规划》中明确,要强化基本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提升人民健康水平和人口素质,共同打造健康淮河、联手建设人才高地、加强文化传承保护、完善社会治理体制等。文化和旅游部根据地方发展实际,充分挖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推进“中华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管理,通过规划引导、项目建设、展示推介等形式,鼓励和支持淮河沿线各地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更好繁荣、宣传推介淮河文化。此外,关于推进区域医疗机构患者就诊“一卡通”、组建淮河流域高校联盟等对促进淮河经济带区域公共服务共享,建立一体化人力资源市场具有积极作用,有关部门将积极推动地方政府根据实际需求,做好调查研究,统筹协调推进有关工作。
  下一步,各有关部门将按照职能职责,积极指导淮河生态经济带区域省市发展社会事业,促进公共服务共享,共同对外推介淮河文化。
  感谢您对发展改革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欢迎登录我委门户网站(www.ndrc.gov.cn),了解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情况、经济体制改革方面的重要信息。

国家发展改革委
2019年8月21日
发布时间:2019/08/21
来源:环资司
[ 打印 ]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