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3847号
(经济发展类254号)提案答复的函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京津冀智慧城市群建设的提案》收悉。经商北京市人民政府、天津市人民政府、河北省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部等方面,现答复如下。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智慧城市建设。2014年3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实施《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提出要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统筹城市发展的物质资源、信息资源和智力资源利用,推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应用,实现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促进城市规划管理信息化、基础设施智能化、公共服务便捷化、产业发展现代化、社会治理精细化。2014年8月,为规范和推动智慧城市健康发展,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我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公安部、财政部、原国土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八部委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智慧城市建设的重大任务和重点工程,提出到2020年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的智慧城市。我委及有关部门、京津冀三省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积极推动京津冀智慧城市群建设,在规划编制、政策支持、项目建设等方面给予支持,并取得积极成效。
一、关于加强三地智慧城市发展规划,走集约紧凑化发展道路
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提升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培育一批集聚能力较强的重要节点城市,打造现代化新型首都圈,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生态环境良好、经济文化发达、社会和谐稳定的世界级城市群。加强京津冀智慧城市建设,对于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建设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具有积极的作用。
我委、有关部门和京津冀三省市,按照《规划纲要》部署和智慧城市建设有关规划和政策文件要求,有序推进京津冀智慧城市建设。一是我委、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住房城乡建设部等25个部门成立了“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部际协调工作组”,统筹协调智慧城市建设中的重大议题和重点工作,全面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推动形成工作合力。二是北京市自2012年全面实施“智慧北京”建设以来,已经建成畅通、泛在、高效的信息基础设施,4G网络全覆盖,5G网络商用正加快部署,建立完整的信息化运行管理体系和核心制度体系,建成数据共享交换体系并成为智慧城市的神经中枢,汇集了全国60%的大数据企业,初步构建了大数据产业生态。三是天津市强化总体设计,出台《关于大力发展智能科技产业 推动智能经济发展 建设智能社会的实施意见》《天津市智慧城市建设“十三五”规划》《天津市智慧城市专项行动计划》等政策文件,大大优化了智慧城市建设环境。四是河北省积极推进智慧城市建设,2019年2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加强总体设计和统筹协调,积极有序推进智能化基础设施建设、信息资源开放共享等工作,全面启动数字城市基础建设,目前,11个设区市、辛集市和80个县(市、区)的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项目已通过验收。同时,京津冀三地工业和信息化部门联合签署《京津冀信息化协同发展合作协议》,提出加强信息化顶层设计协调发展、推动信息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促进信息数据共享和利用、支持产业协同创新发展等8个信息化协同发展合作方向,协力打造区域信息化协同发展示范区。下一步,我委将协调配合有关方面进一步加强对京津冀三地智慧城市统筹规划,加快推动大中型智慧城市建设,培育打造大中小城市紧密联系、包容发展的智慧城市群。
二、关于建立多元投融资机制,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建立和完善多元投融资机制,是加快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我委和有关方面积极推动建立适宜城市发展的、稳定的投融资支撑体系,加快推动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程。一是积极构建多元筹资渠道。北京市通过大数据、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领域国家重大专项支持,帮助企业缓解创新发展过程中的资金需求难题,同时也积极吸引社会投资向智慧城市领域扩大投入。北京市财政通过高精尖产业专项支持资金和高精尖产业发展基金,支持了一批大数据企业和相关项目,近三年累计支持5000万元,基金投资13.24亿元。天津市设立百亿元智能制造专项资金和千亿级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基金,其中,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基金设立母基金9支,形成了财政资金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金融资本跟进的市场化融资模式,2018年智能制造专项资金安排项目183个,奖补资金6.2亿元。二是加快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北京市积极推进市级政务云建设,政务云服务商达到8家,提供服务目录5个,入云系统超过1000个。推动金融科技发展,研究实施免费WiFi覆盖计划,分阶段视情况推进京津冀免费WiFi账号互认证。天津市推动“三网融合”应用发展,推进5G示范应用,完善无线传感网、行业云及大数据平台等功能性信息基础设施,打造区域数据信息枢纽,建设安全监控“一张网”,重点公共区域视频覆盖率、联网率达到100%,重大危险源在线监管覆盖率达到100%。河北省积极推动智慧城市时空大数据平台试点建设,目前,石家庄市已获批为全国试点城市,唐山、沧州、迁安等城市正积极筹备申报。三是积极推动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向小城镇延伸。联合通信设备厂商、芯片厂商,开展智慧小城镇建设前期工作,谋划开发若干智慧城市体验馆,逐步扩大智慧城市版图。下一步,我委及有关方面将进一步完善京津冀智慧城市多元投融资体制机制,加快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信息技术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不断扩大智慧城市版图。
三、关于开放、统筹市级数据资源服务平台,培育有利于创新创业的环境
近年来,京津冀三省市积极推进数据资源服务平台建设,推动智慧城市领域数据共享应用。一是北京市积极推进数据资源服务平台建设,2006年北京市政务数据资源共享交换平台正式运行,2016年升级为政务大数据管理平台,平台累计管理数据超过10亿条,支撑80余个部门累计开展233亿条数据的共享交换。2012年,北京市率先建成国内最早一批政务数据开放平台,2018年升级为公共信息资源统一开放平台,平台汇聚各部门可开放公共信息资源并向社会集中开放,所有开放数据集均提供AP工接口,方便社会调用和开发利用,目前,平台已经开放56个部门的1283类数据集,约7900万条数据记录。同时,北京市与19家社会机构签署数据合作协议,逐步实现政务数据和社会数据的汇聚、惠通和慧用,在机制上初步形成“汇管用评”管理闭环,推动了重点领域数据共享应用。二是天津市积极建设信息资源统一共享交换平台,打通数据孤岛,已接入49个市级政务部门、16个区以及能源集团、水务集团、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等3家公共服务机构,梳理发布信息资源目录2981条,其中已挂接数据的信息资源目录1451条,数据总量47.75亿条,累计交换数据总量超过114亿条,数据接口调用超过10万次。同时,平台已经完成与国家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对接,实现了与各省数据互联互通,可有效满足京津冀统一数据资源服务需求。三是河北省加快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印发河北省政府部门数据共享责任清单(第一批),省级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已实现上接国家共享平台,横向连通省直部门,下联11个设区市,共享通道初步打通,省直部门和各市可共享国家部委数据资源。下一步,京津冀三省市及有关方面将继续推进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建设,推动建立部省数据信息资源共享交换机制,探索建设“京津冀智慧城市云”,整合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推动城市管理信息联网,提高城市智能化、精细化管理水平。
四、关于统筹推进京津冀产业智慧化、集群化发展,做强产业实力
我委及有关方面积极推动京津冀三地产业有序对接,初步形成北京创新研发、津冀转化应用的产业协同发展格局。一是推动一批京津冀科技服务平台上线运行,助推产业疏解转移,京津冀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帮助企业申报知识产权200余项,促进技术合同交易70多亿;帮助近150家企业获批国家及北京市级资金5亿多;开展京津冀服务100余项,转移疏解储备项目500余个。二是推动北京与河北省共建产业园区,曹妃甸现代产业试验区、沧州生物医药基地、张北云基地等,目前都已进入市场化良性发展轨道。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智慧城市相关项目落地,张北云计算产业基地累计签约项目21个,实施阿里中都草原数据中心一期、张北榕泰云计算数据中心、京津冀北斗卫星导航区域应用示范等项目。三是推动天津产业聚集发展,激发智慧城市建设活力,与北京市、河北省签署京津、津冀新一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推进京津冀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打造以飞腾CPU、麒麟操作系统、曙光服务器、南大通用数据库等为代表的完整的安全可控产业链条。积极推进阿里巴巴天津中心、数字大脑联合实验室、数据智能联合实验室、超脑实验室、大数据联合实验室等项目。组建天津市智能制造系统解决供应商联盟。下一步,我委及有关方面将积极推进智慧城市产业智慧化、集群化发展,培育智慧城市产业集群,打造专业化、网络化的区域产业体系。
五、关于提高核心技术国产化率,降低系统风险
长期以来,我委及有关方面将加强监管、提高核心技术国产化率作为降低系统风险的重要途径,不断增强信息安全管理水平。一是推动组建智慧城市安全监管平台。北京市已建立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防护平台,正在开展网络安全审查关键技术研究,积极推动网络安全标准验证和检测平台建设,持续完善党政机关互联网信息汇聚平台,扩建网络安全态势感知系统、失泄密监管系统和防窃密技术支持系统,推动基层党政机关网站向安全可靠云服务平台迁移。二是努力提高核心技术国产化率。天津市出台《关于推动信息领域核心技术和设备发展的实施意见》,突出产业化方向,推动市场化应用,提高核心技术自主掌控能力。三是积极开展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评价。2018年12月,我委会同有关部门编制《新型智慧城市评价指标》,提出智慧城市建设指标体系,并以此为基础,加强智慧城市建设考核评估。下一步,我委及有关方面将更加注重信息安全管理,大力支持核心技术自主研发,有效开展专项督查和专项绩效考核,不断提高系统安全水平。
感谢您对发展改革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欢迎登录我委门户网站(www.ndrc.gov.cn),了解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情况、经济体制改革方面的重要信息。
国家发展改革委
2019年8月15日
发布时间:2019/08/15
来源:地区司

[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