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复文 > 全国政协委员提案复文公开
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3688号
(经济发展类224号)提案答复的函

  你们提出的《关于共建粤港澳大湾区优质生活圈的策略的提案》收悉。经商广东省政府、财政部,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研究在大湾区推行学劵制度
  我们高度关注港澳居民子女在粤教育问题,推动完善符合条件的港澳居民子女与内地居民同等接受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的政策措施。今年2月18日发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明确提出,“研究赋予符合条件并在珠三角九市工作生活的港澳居民子女与内地居民同等接受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的权利。加强学校建设,扩大学位供给,进一步完善跨区域就业人员随迁子女就学政策,推动实现平等接受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确保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顺利在流入地参加高考。”
  目前,广东省教育厅在《转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9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中再次明确,要健全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入学政策,对港澳居民随迁子女来广东省接受义务教育阶段实行“欢迎就读、一视同仁、就近入学”政策。珠海市从2011年起对该市港籍学生全部安排入读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办学校。广州、东莞、中山等市根据父母居住年限、纳税、任职机构等条件实行积分入学。深圳市制定港澳籍学生纳入非本地户籍学生入读义务教育学校的管理方案,按照统筹考虑、自愿申请、分步解决、积分入学的办法入读深圳公办学校,对未能入读公办学校而在民办学校读书的港澳籍学生,给予义务教育学位补贴。此外,广东省支持有条件的地市引进优质港澳办学团体开办港澳子弟学校或港澳子弟班。2018年以来,多次邀请香港教育局领导及代表来访,与惠州、珠海、中山、深圳、佛山、东莞、广州等市教育行政部门直接沟通,推动港方有关部门组织有条件的香港办学团体来粤设立港澳子弟学校,共同研究实施开办港校港班的配套政策措施。
  你们所提出的推行学券制度对我们贯彻落实《规划纲要》相关要求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下一步,我们将支持广东省加强与香港特区政府教育部门的沟通联系,积极反映并共同研究在大湾区推行学券制度的意见建议,共同完善港澳子女在粤接受义务教育的政策措施。 
  二、关于在大湾区引进港式医疗服务
  《规划纲要》要求密切医疗卫生合作,明确提出“推动优质医疗卫生资源紧密合作,支持港澳医疗卫生服务提供主体在珠三角九市按规定以独资、合资或合作等方式设置医疗机构,发展区域医疗联合体和区域性医疗中心”,并特别强调“加强跨境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的衔接,提高香港长者社会保障措施的可携性。”
  截至2018年11月30日,港澳法人、自然人在广东申办的医疗机构中证照仍在有效期内的共48家,其中港资42家(31家已执业登记,正常运营;11家正在筹建,尚未开业),澳资6家(5家已执业登记,正常运营;1家正在筹建,尚未开业)。这些医疗机构包括医院、门诊部、诊所、医学检验所等多种类别,全部分布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其中在深圳设立的港资独资医院“深圳希玛林顺潮眼科医院”、港大深圳医院运营状况良好,既为内地居民服务,也为当地生活的港人服务,取得了积极的社会效应。目前,港大深圳医院已经可以使用“长者医疗券”门诊。
  下一步,我们将支持广东省加大政策推广力度,组织医疗服务专题政策宣读会,完善鼓励港澳医疗机构在粤办医的各项条件。同时,鼓励粤港澳三地医疗卫生部门加强交流合作,研究制定港澳居民医疗福利跨境携带的政策措施。
  三、关于推动跨境享用养老服务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养老工作,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快养老事业和产业发展。对于鼓励港澳地区经验成熟、服务质量优良的养老服务机构以独资民办非企业方式在大湾区开展养老服务,《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文件已明确政策措施,鼓励包括港澳在内的境外资本投资养老服务业,鼓励境外投资者在内地设立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养老机构,全面落实外资举办养老服务机构国民待遇。民政部也已在广东省试点开展港澳服务提供者以独资民办非企业单位形式举办养老机构工作。
  广东省已全面对港放开养老服务市场,鼓励港澳服务提供者以独资、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在粤开办养老机构,在市场准入、土地供应、税费减免、财政补贴、购买服务等方面与内地机构享受同等政策。目前,有3家香港服务机构和2名香港居民在广东省举办了养老机构。其中,香港伸手助人协会在肇庆高要市独资举办了“肇庆伸手助人护老颐养院”,床位300张,入住香港籍老人19人;香港复康会在深圳盐田区独资兴办了“深圳复康会颐康院”,床位315张,入住香港籍老人173人;香港鸿图医疗集团有限公司与佛山市三水乐平镇政府合作合资举办了乐平颐康安老综合服务(佛山)有限公司,入住香港籍老人3人;香港居民白玉洁在广州市兴办了“广州红升颐养院”、床位210张,暂无港澳籍老人入住;佛山保基投资有限公司与香港居民许秋瑾在佛山市南海区联合兴办了“广东泰成逸园养老院”,床位856张,入住香港籍老人9人,澳门籍老人2人。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规划纲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等文件要求,支持港澳地区经验成熟、服务质量优良的养老服务机构在大湾区开展养老服务。继续深化城企联动普惠养老专项行动,鼓励境外资本参与,支持广州等试点城市加强养老院建设,持续扩大普惠性养老服务供给。同时,支持广东省继续推动粤港养老服务的交流合作,会同香港特区政府研究完善资助香港居民来粤养老的政策措施。
  四、关于落实促进生活便利的配套措施
  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港澳台居民居住证申领发放办法》,明确规定港澳台居民居住证持有人在居住地依法享受劳动就业,参加社会保险,缴存、提取和使用住房公积金的权利,享受乘坐交通运输工具、旅行住宿、金融理财、娱乐消费、职业资格认定等诸多便利。目前,广东已基本实现使用港澳居民来往通行证和港澳台居民居住证在高铁站、机场自助办理手续。广东省电信企业推广前海一卡双号经验,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已推出优惠服务套餐。
  由于取消港澳漫游费的工作涉及粤港、粤澳、港澳之间通信运营商的网间结算,需要三地政府取得一致意见。现有拨号方式是按照国际电联的被叫号码规划,要取消港澳地区的国际区号,也需经港澳特区政府及国际电联同意。下一步,我们将在政策制订中,充分吸纳考虑您们的建议,会同有关方面为大湾区生活便利提供更多的配套措施。
  感谢你们对发展改革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欢迎登录我委门户网站(www.ndrc.gov.cn),了解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情况、经济体制改革方面的重要信息。

国家发展改革委
2019年7月29日

发布时间:2019/07/29
来源:地区司
[ 打印 ]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