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7659号建议的答复
您提出的关于出台推广使用生物降解塑料的建议收悉。经商农业农村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现答复如下。
加强塑料污染全链条治理对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您提出的建议对加强塑料污染全链条治理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已开展的工作
近年来,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扎实推进塑料污染全链条治理取得积极进展。
(一)完善政策制度标准体系。政策方面。2020年1月和2021年9月,我委、生态环境部先后印发实施《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行动方案》,从源头减塑、废塑料回收利用、塑料垃圾末端处置等环节全链条推进,部署了新形势下塑料污染治理工作。制度方面。各部门制定本领域塑料污染治理相关制度文件,其中农业农村部制定《农用薄膜管理办法》,着力构建覆盖农膜生产、销售、使用、回收等全链条的监管体系,鼓励和支持生产、使用全生物降解农用薄膜。标准方面。市场监管总局持续推进生物降解塑料领域国家标准制修订工作,成立全国生物基材料及降解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发布《生物降解塑料与制品降解性能及标识要求》《全生物降解农用地面覆盖薄膜》等30多项国家标准。
(二)加大监督执法力度。加强质量监管。市场监管总局以聚乙烯农用地膜、塑料购物袋和一次性塑料餐饮具等塑料制品为重点,开展生产流通领域监督抽查和风险监测。严格监督执法。市场监管总局加大对生产销售不合规塑料制品监督执法力度,依法查处生产销售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购物袋、厚度小于0.01毫米的聚乙烯农用地膜等违法行为。抓好网络监管。市场监管总局建立不合规塑料制品网络管控机制,对不合规塑料制品画像,建立塑料污染治理词库,将禁止销售的超薄塑料购物袋等不合规塑料制品纳入网络禁限售商品关键词库。
(三)稳妥有序推广替代产品。加强替代产品能力建设。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实施《加快非粮生物基材料创新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推动生物基可降解材料产业发展。我委牵头印发《加快“以竹代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培育“以竹代塑”产业发展;持续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以竹代塑”产品、可降解塑料产品、可循环快递包装生产能力建设。强化科技创新。工业和信息化部统筹相关资金渠道,支持相关项目,实现秸秆预处理原料到连续发酵和高效提取乳酸产业化,推动塑料、薄膜、纺织纤维等化石基产品绿色替代。推进科学替代。农业农村部组织开展地膜科学使用回收试点,针对马铃薯、烟草、大蒜等作物,有序推广符合国家标准的全生物降解地膜。工业和信息化部将聚羟基脂肪酸材料、生物基增塑剂等生物材料纳入《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加快应用推广。
二、下一步工作安排
塑料污染治理涉及领域广、主体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坚持系统思维和全链条治理理念,持续推进、久久为功。下一步,我委将会同有关部门抓好现有政策贯彻落实,持续加强塑料污染全链条治理,推动塑料污染防治取得更大成效。同时,将在工作中积极研究您提出的建议,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强标准供给。市场监管总局将持续鼓励可降解塑料、塑料代替产品、再生塑料、快递包装等领域标准申报,加速推进已批准计划的标准制修订工作,继续推动《生物降解塑料购物袋》等生物降解塑料领域国家标准制修订工作,不断完善国家标准体系。
(二)强化重点产品监管。市场监管总局将加强对聚乙烯农用地膜、塑料购物袋、一次性塑料餐饮具等产品的监督抽查和风险监测,加大执法查处力度,落实国家禁止、限制销售和使用部分塑料制品的规定。
(三)推广塑料替代产品和模式。我委将会同有关部门深入实施“以竹代塑”发展三年行动,推动竹制品在重点领域替代使用;持续推广可循环包装产品和物流配送器具。工业和信息化部将通过现有政策资金渠道支持非粮生物基材料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突破,解决生物基材料产业链关键环节问题;围绕关键技术创新、应用场景拓展、特色基地培育,组织开展非粮生物基材料典型案例征集工作,推动打通秸秆等非粮生物质收储运关键环节,培育先进产业集群,营造良好的创新发展生态。农业农村部将继续在适宜区域、适宜作物上科学稳妥推广全生物降解地膜。
感谢您对发展改革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欢迎登录我委门户网站(www.ndrc.gov.cn),了解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情况、经济体制改革方面的重要信息。
国家发展改革委
2025年8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