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复文 > 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复文公开

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5822号建议的答复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民营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收悉。经商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知识产权局,现答复如下。
  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决破除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各种障碍,继续下大力气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近年来,我委会同各有关部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入推进民营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助力解决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您所提建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对建设民营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我委将会同有关部门认真研究。
  一、民营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进展情况
  (一)关于建立企业信用状况综合评价体系。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民营企业信用状况综合评价体系。为规范企业信用评价有关工作,客观准确反映企业信用状况,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我委正在牵头制定《关于建立企业信用状况综合评价体系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拟对公共管理部门作出的企业信用评价作出统一规范,推动市场化机构依法依规开展企业信用评价并持续提升评价水平,助力金融机构客观、准确、全面评估企业信用状况,推动构建“敢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
  (二)关于加强信用信息共享应用支持中小微企业融资。
  近年来,我委认真履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牵头部门职责,深入推进“信易贷”工作,加强信用信息共享应用,推动缓解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题。一是加强顶层设计。报请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加强信用信息共享应用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实施方案》(国办发〔2021〕52号)、《统筹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建设提升中小微企业融资便利水平实施方案》(国办发〔2024〕15号),机制化归集共享涉企信用信息,支持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融资。二是构建全国一体化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网络。建立并完善全国融资信用服务平台,指导地方统筹建立地方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并与全国平台联通,形成服务民营中小微企业融资全国一张网。三是深化与金融机构务实合作。在保障信息安全的前提下,通过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向金融机构开放信用信息查询使用。设立国家信用信息归集加工联合实验室,支持金融机构开发专项信贷产品,满足经营主体多元化投融资需求。截至2025年5月末,银行机构通过全国一体化平台网络累计发放贷款39.6万亿元,其中向民营企业发放贷款30.7万亿元,占全部贷款的比重为77.5%。同时,工业和信息化部推动建设国家产融合作平台,畅通产融信息对接渠道,累计助企融资突破1.1万亿元。
  (三)创新融资支持政策,持续降低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门槛。
  一是中国人民银行创新建设全国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实现资金流信息的共享应用,有助于金融机构对首次申贷户和缺乏信用记录的中小微企业建立信用档案。截至2025年3月末,平台为5600多万家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建立档案,金融机构依托平台累计发放贷款超1581亿元。二是积极推进跨境征信合作。2024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与香港金管局签署《关于跨境征信互通业务试点的谅解备忘录》,积极推动内地与香港之间跨境征信合作,助力59家在深港企获得融资18.79亿元,服务在港内资企业获批信贷额度超5000万港币。三是国家知识产权局深入实施《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推进多元化知识产权金融支持;联合我委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信息平台建设,提供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质押信息和金融产品一站式查询,为民营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融资提供支持。
  二、下一步工作考虑
  下一步,我委将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会同有关部门持续推动民营企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一是加快出台《实施方案》,客观、全面、准确反映企业信用状况,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二是深入推进“信易贷”工作,进一步扩大信用信息共享范围,依托全国一体化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网络深化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在系统联通、联合建模等方面的合作,开发更多符合民营中小企业特点的信贷产品。三是进一步创新融资服务,加大全国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推广应用,完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政策体系,进一步拓宽民营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感谢您对发展改革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欢迎登录我委门户网站(www.ndrc.gov.cn),了解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情况、经济体制改革方面的重要信息。
 
国家发展改革委
2025年8月13日
发布时间:2025/08/13
来源:财金司
[ 打印 ]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