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复文 > 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复文公开

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5028号建议的答复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推动银发经济发展的建议收悉。经商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现答复如下。
  我国老龄人口已达2.67亿人,人口老龄化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深刻而长远的影响。客观认识人口老龄化形势,充分利用有利条件,抢抓战略机遇期,发展银发经济,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挖潜培育经济新动能的重要举措。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发展银发经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老年群体数量庞大,老年人用品和服务需求巨大,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发展空间十分广阔,要着力发展养老服务业和老龄产业。当前,银发经济方兴未艾,未来可期,政策和实践层面都有待进一步深化。对于推动银发经济发展,您提出要改变对老龄群体的传统认知、理解老龄群体的消费特点、认清老龄用品的消费对象等三点认识,对我们进一步研究银发经济内涵外延和促进发展的有效举措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近年来,我委会同有关部门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制定出台一系列相关规划和政策文件,逐步夯实支持银发经济发展的政策基础。
  一是完善顶层设计。2019年,我委会同相关部门报请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将打造高质量的为老服务和产品供给体系作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制度框架的重要内容,提出发展银发经济,推动老年产品市场提质扩容,推动养老服务业融合发展。2021年,“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发展银发经济,开发适老化技术和产品,培育智慧养老等新业态。随后印发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提出加强规划引导、发展适老产业等积极培育银发经济的任务部署。
  二是营造发展环境。在推动银发经济发展过程中,注重创造条件鼓励地方因地制宜探索创新。比如,我委推动以市地级城市为单位制定“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指导各地统筹考虑服务体系建设、事业产业发展、要素保障支撑等方面,在推进养老服务体系整体解决中探索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的有效路径。我委与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开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点联系城市机制工作,推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综合创新,支持各地重点在发展银发经济等方面先行先试。国家卫生健康委开展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工作,推动提升社区服务能力和水平,更好地满足老年人在健康服务、养老服务、社会参与等方面的需要。
  三是加强产业引导。我委牵头编制并报请国务院印发《“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设置“大力发展银发经济”专章,提出发展壮大老年用品产业、促进老年用品科技化智能化升级、有序发展老年人普惠金融服务等政策举措,为银发经济发展提供规划指引。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印发《关于促进老年用品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着力促进老年用品创新发展,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加快构建老年用品产业体系。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印发《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聚焦“适老化产品改造、丰富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和服务供给”关键问题,推动适老化智能终端产业高质量发展。国家统计局制定《健康产业统计分类(2019)》《养老产业统计分类(2020)》,为相关部门制定政策、规范产业发展标准和行业监管提供有力统计保障。
  四是推动科技融合。我委牵头制定并报请国办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聚焦涉及老年人的高频事项和服务场景,推动相关部门完善便利老年人使用智能化产品和服务的政策措施,多措并举解决老年人“数字鸿沟”问题。2018年和2020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发布《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推广目录》,遴选出118项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和120项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促进智慧健康养老优秀产品和服务推广应用。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有关部门开展智慧养老应用试点示范,创建了一批示范企业、街道(乡镇)、基地。
  下一步,我委将会同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从国家战略层面支持银发经济发展,进一步完善规划政策体系,抓好政策落实,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推动相关产业创新发展,持续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推动银发经济发展壮大。
  一是优化政策环境。我委将会同相关部门细化落实《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落实好税收、土地、价格、金融等各项支持政策,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创新融合、包容开放的发展环境。
  二是发展壮大老年用品产业。从产业规划、产业基金、税费优惠等方面引导国内企业加大研发和生产力度,形成具有竞争力的高智能、高科技、高品质老年人康复辅具产品、照护产品、可穿戴设备、智能养老设备以及适合老年人的日用品、食品、保健品、服饰等产业。
  三是推动产业集群发展。鼓励国内外多方共建特色养老产业合作园区,加强市场、规则、标准方面的软联通,打造制造业创新示范高地。优先培育一批带动力强、辐射面广的龙头企业,打造一批产业链长、覆盖领域广、经济社会效益显著的产业集群。
  四是鼓励市场主体创新。支持传统服务行业和制造行业细分银发市场,加大创新力度,细化产品和服务门类,针对老年人群的不同年龄、地域、收入和健康状况,提供适老化、多层次的产品和服务。
  五是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推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点联系城市围绕服务体系创新、业态模式创新、要素支持创新、适老环境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等领域开展探索。适时总结和宣传重点联系城市的创新举措和实施效果,为全国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经验。
  感谢您对发展改革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欢迎登录我委门户网站(www.ndrc.gov.cn),了解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情况、经济体制改革方面的重要信息。
 
国家发展改革委
2022年9月22日
  
发布时间:2022/09/22
来源:社会司
[ 打印 ]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