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2016号建议的答复
您提出的关于支持长沙申报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的建议收悉。经商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现答复如下。
一、推进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建设十分重要
推进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建设,支持区位条件优越、设施基础良好、运行规范有潜力的枢纽节点做优做强,是优化中欧班列开行布局、提升中欧班列运行效率、促进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有利于促进中欧班列开行由“点对点”转向“枢纽对枢纽”,加快形成“干支结合、枢纽集散”的高效集疏运体系。
根据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工作部署,为高质量做好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建设工作,在会同有关部门、单位深入研究的基础上,2020年,我委组织开展了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示范工程建设,支持郑州、重庆、成都、西安、乌鲁木齐等中欧班列主要枢纽节点城市,完善基础设施,提高中转集结能力,构筑内陆地区效率高、成本低、服务优的国际贸易通道。上述城市2020年合计开行中欧班列超8000列,占全国开行列数的65%,综合重箱率均超过95%。其中,西安、重庆、成都开行中欧班列均超过2000列,是开行中欧班列的龙头城市。
二、长沙中部地区铁路枢纽地位十分重要
长沙是我国中部地区最大的铁路枢纽之一,具备良好的干线运输、区域分拨等能力。中欧班列(长沙)自开行以来,坚持市场化方向,不断深化运输服务创新,提升运营质量水平,对区域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据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统计,2020年中欧班列(长沙)开行500列,同比增长55%,运送货物4.4万标箱,综合重箱率达100%。2021年1—4月份,中欧班列(长沙)共开行174列,同比增长61%。
三、国家积极支持中欧班列(长沙)发展
2016年,我委会同原中国铁路总公司编制的《中欧班列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将长沙作为中欧班列内陆主要货源地、主要铁路枢纽“双节点”进行布局建设,并明确提出鼓励其他城市(地区)积极组织货源,在中欧班列枢纽节点集结,以提高整体效率和效益。2018年底,我委会同交通运输部编制印发的《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将长沙确定为陆港型、空港型、商贸服务型、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并明确提出积极推动中欧班列枢纽节点建设,打造一批具有多式联运功能的大型综合物流基地。2020年,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推动中欧班列安全稳定高质量发展作出部署,明确支持包括长沙在内的枢纽节点进一步做优做强,充分发挥集聚辐射作用。
下一步,我们将聚焦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主题,围绕“巩固稳定提升”这条主线,在总结梳理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示范工程建设成效经验的基础上,统筹区位、设施、产业、运营等要素,深入研究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布局优化问题。同时,继续支持包括长沙在内的主要枢纽节点城市立足自身发展实际,不断优化提升基础设施保障能力,着力提升班列开行质量效益,创新服务模式,推进市场化发展,为建设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奠定基础、创造条件。
感谢您对发展改革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欢迎登录我委门户网站(www.ndrc.gov.cn),了解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情况、经济体制改革方面的重要信息。
国家发展改革委
2021年8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