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3529号建议的答复
您们提出的关于加快发展冷链物流保障食品安全的建议,全国人大交由商务部、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我委分别办理。现就涉及我委职能的事项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委高度重视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国发〔2014〕42号)明确要求,加强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形成重点品种农产品物流集散中心,提升批发市场等重要节点的冷链设施水平。2017年,我委牵头报请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冷链物流保障食品安全促进消费升级的意见》((国办发〔2017〕29号)),2019年我委印发《关于推动物流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意见》(发改经贸〔2019〕352号),都将“完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网络”作为重要内容,提出构建覆盖全国主要产地和消费地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网络,鼓励预冷、贮藏保鲜等初加工冷链设施建设,加快补齐农产品产地“最先一公里”;鼓励全国性、区域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冷藏冷冻、流通加工冷链设施;在重要物流节点和大中型城市改造升级或适度新建一批冷链物流园区;加强面向城市消费的低温加工处理中心和冷链配送设施建设,发展城市“最后一公里”低温配送。鼓励适应市场需求的冷藏库、产地冷库、流通型冷库建设等。经过各方面努力,我国冷链物流发展水平大幅提升,但正如您们在建议中指出的,目前我国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网络仍不完善,地区发展不平衡、产业链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仍普遍存在,农产品产地端“最先一公里”和消费端“最后一公里”冷藏设施设备缺乏的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城乡冷链物流设施补短板工作决策部署,近年来,我们一方面积极通过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政策渠道,支持地方加强产地预冷、分拨配送、冷链物流园区等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为减少生鲜农产品产后损失,畅通“进城”渠道提供有力支持,促进农民增收,助力脱贫攻坚;另一方面组织开展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工作,重点面向高附加值生鲜农产品优势产区和集散地,依托存量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群,整合集聚冷链物流市场供需、存量设施以及农产品流通、生产加工等上下游产业资源,提高冷链物流规模化、集约化、组织化、网络化水平,支持生鲜农产品产业化发展,促进城乡居民消费升级。2020年17个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名单已于7月正式公布。下一步,我委将继续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两方面“双管齐下”,积极推动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建设,不断提高冷链物流发展水平,保障食品安全。 感谢您们对发展改革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欢迎登录我委门户网站(www.ndrc.gov.cn),了解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情况、经济体制改革方面的重要信息。国家发展改革委
2020年9月16日
2020/09/16 经贸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