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复文 > 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复文公开
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5122号建议的答复

  您提出的关于成立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九省联盟的建议收悉。经商文化和旅游部,现答复如下。
  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战略,对保护好、治理好黄河这条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我委会同有关部门,在深入研究、广泛调研、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抓紧编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
  一、关于成立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九省区联盟
  黄河自西向东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九省区,横贯我国东中西部,流域范围广大,上中下游自然条件差异很大,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各不相同,利益诉求也存在不一致的方面,推动全流域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的任务十分艰巨。
  正如您所提出的,长期以来,沿黄九省区围绕保护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弘扬黄河文化等领域,在中央有关部门的积极支持下,开展了一系列跨区域合作。这些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为进一步强化黄河流域上中下游之间的联系,丰富和完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积累了有益的经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时指出,党中央成立领导小组,统筹指导、协调推进相关重点工作。强调要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落实的工作机制,中央层面主要负责制定全流域重大规划政策,协调解决跨区域重大问题,省级层面要履行好主体责任,加强组织动员和推进实施,市县层面按照部署逐项落实到位。我们支持沿黄9省区积极探索建立横向联系的工作机制,努力形成上中下游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的整体合力。
  下一步,待《规划纲要》出台后,在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完善跨省区合作机制,把党中央关于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要决策部署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到位。
  二、关于成立中国黄河文明研究院和建立黄河流域综合信息数据库
  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文化遗产资源极为丰富。黄河文化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让中华文化永远焕发生机活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19年,文化和旅游部会同沿黄9省区文化和旅游部门召开了有关座谈会、工作推进会,加强统筹协调,凝聚共识力量,扎实推进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工作。2019年12月,黄河流域博物馆联盟成立,跨区域合作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目前,文化和旅游部正在编制《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和文物、非遗、旅游领域的专项规划。下一步,文化和旅游部将会同沿黄9省区共同开展黄河流域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调查认定,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系统保护,开展黄河文化系统研究,建设黄河文化遗产廊道和黄河文化旅游带,不断增强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的整体性和协同性,更好地传承历史文脉,彰显黄河文化。
  黄河文化研究是一项重要工作任务,对于挖掘阐释宣传黄河文化、弘扬黄河文化时代价值具有重要意义。您提出的成立有关黄河文化研究高端智库的建议,有利于深化黄河文化的系统研究。目前,文化和旅游部已经制定了黄河文化系统研究工作方案,明确了有关重点研究领域。
  下一步,我委将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中,更加重视发挥智库的作用,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智库建设的指导和引导。同时,建议有关智库紧紧围绕黄河文化开展深层次研究,深入挖掘黄河文化的丰富内涵,形成高质量、高水平的研究成果,提出有价值的政策建议。文化和旅游部将调动沿黄9省区黄河研究力量,引导开展有针对性的研究,依托有关高校院所建立研究基地,推动资源整合和科研协作,进一步加强学术交流和成果分享,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对于您提出的建立黄河流域综合数据库的建议,目前,水利部、自然资源部等部门正在开展黄河流域水情、沙情、国土空间、水质监测等数据资源建设,我们在编制《规划纲要》中也提出了相关工作任务。下一步,我委将会同各有关部门,加大对覆盖全流域的数据库等资源的建设和统筹力度,积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手段,加强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数字化分析,科学评估工作进展情况。
  三、关于统一规划沿黄生态廊道、文化景观和文化长廊
  大力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您提出的“在九省区联盟指导下,融合中原文化、三秦文化、三晋文化和齐鲁文化,统一规划沿黄生态廊道、文化景观和文化长廊,打造华夏历史文化传承创新的新高地,增强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建议,对我们的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下一步,我委将会同文化和旅游部,按照《规划纲要》的空间布局,综合考虑地域特点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着力构建敦煌文化、河湟-藏羌文化、河套文化、关中文化、三晋文化、河洛文化、齐鲁文化、红色文化协同发展的格局,努力将黄河流域打造成为古今辉映的中华文明典范区。在黄河文化遗产系统保护过程中,将以黄河干支流重要文化遗产和大遗址为主线,以河湟片区、宁夏引黄古灌区、内蒙古河套灌区、关中片区、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河南郑汴洛地区、齐鲁片区为重点的遗产廊道,有序实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利用设施提升工程、黄河文物保护展示工程等。在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过程中,将以黄河流域重要旅游城市和景区(点)为节点,遴选一批沿黄县(市、区)作为重点,加强跨区域协调和联动发展,串点成线,连线成廊,规划建设多条体现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的精品旅游线路,积极培育体现黄河文化的新业态、新产品,充分发挥旅游对于传承传播黄河文化的重要作用。
  同时,我委将会同文化和旅游部,在起草黄河文化传承弘扬专项规划,研究推进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等工作中,深入挖掘黄河文化内涵价值,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系统保护,促进黄河流域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加强新时代黄河文明的交流互鉴,把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的事业发扬光大。
  感谢您对发展改革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欢迎登录我委门户网站(www.ndrc.gov.cn),了解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情况、经济体制改革方面的重要信息。

国家发展改革委
2020年8月25日
发布时间:2020/08/25
来源:地区司
[ 打印 ]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