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复文 > 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复文公开
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7337号建议的答复

  您们提出的关于加大长江、黄河上游生态保护支持创建绿色发展示范区的建议收悉。经商财政部、生态环境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林草局,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大对长江、黄河上游流域生态补偿力度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流域生态保护补偿工作,《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对开展流域生态保护补偿作出明确部署。2016年,财政部、原环境保护部、发展改革委、水利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建立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指导意见》,对流域上下游生态补偿的补偿基准、补偿方式、补偿标准等关键环节进行界定。2018年,财政部、原环境保护部、发展改革委、水利部联合印发《中央财政促进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修复奖励政策实施方案》,提出对长江源头的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区实行定额补助,在2018—2020年由中央财政安排180亿元,对流域内上下游相邻省份及省域内市县建立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予以奖励。在国务院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长江经济带相关省市已在云贵川赤水河、渝湘酉水、皖苏滁河、皖赣阊江等多个跨省流域建立了生态补偿机制。2020年,财政部、生态环境部、水利部、林草局联合印发《支持引导黄河全流域建立横向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实施方案》,明确了支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的政策措施。
  下一步,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积极研究相关支持政策,加快建立完善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推进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修复,支持在黄河流域探索建立统一规范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二、关于将若尔盖湿地公园纳入国家公园体制试点范围
  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举措。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从机构管理、标准设立、规划编制、事权划分、立法保障等方面构建了总体制度框架,并对青海三江源等10个国家公园开展了体制试点。若尔盖湿地国家级保护区面积约1666平方公里,是青藏高原高寒湿地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拥有我国重要的高寒泥炭沼泽湿地,是黄河流域重要的“蓄水池”,水源输出量占黄河的30%,在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保护好若尔盖湿地,对于维护流域乃至国家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下一步,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尽快编制完成《国家公园总体发展规划(2020—2035年)》,推动出台《国家公园设立标准》和《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并在研究编制“十四五”规划和相关建设方案中,对若尔盖湿地予以充分考虑,按照成熟一个设立一个的原则,分期分批有序推进相关国家公园的设定工作。
  三、关于出台黄河上游高原牧区减畜补助政策
  2011年开始,国家启动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以5年为一个实施周期,用于实施禁牧补助、草畜平衡奖励、牧草良种补贴、牧民生产资料综合补贴和绩效奖励。2016年起,国家针对黄河上游高原牧区及有关省市实施了新一轮农牧民补奖政策,将禁牧补助由6元/亩提高到7.5元/亩,草畜平衡奖励从1.5元/亩提高到2.5元/亩。截至2019年,中央财政累计投入资金1400多亿元,惠及1200多万户农牧民。
  下一步,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抓紧研究制定新一轮补奖政策,逐步扩大补偿范围、提高补偿标准,加大对农牧民的补助奖励力度,促进牧区生产生活生态协同发展。
  四、关于提升长江上游航运通行能力
  长江上游宜宾至重庆段属典型山区河流,险滩较多,航行条件差。对该河段实施生态航道建设,有利于深化交通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低物流成本、改善通航条件,并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宜宾至重庆段航道建设有关项目已列入国家“十三五”水运发展规划,但该河段分布有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而且一次性全面提高航道等级存在较大的技术难题。为贯彻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要求,尽可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适应沿江经济发展,交通运输部先行组织启动该河段羊石盘至上白沙水道整治工程前期工作,我委已于今年4月批复可研报告。
  下一步,我们将加强协调指导,督促四川省积极协调推进环境影响评价等事宜,并会同有关部门稳步推进长江上游四川境内航道能力提升。
  五、关于创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
  开展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工作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讲话精神的重要要求,是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2018年底以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分别批复了上海崇明、湖北武汉、重庆广阳岛、江西九江、湖南岳阳开展绿色发展示范,批复了浙江丽水、江西抚州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关于绿色发展示范创建,有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创建基础良好。具备开展试点示范的思想共识、资源禀赋、制度支撑、组织保障和发展环境。二是创建特色鲜明。充分挖掘本地区独特优势,因地制宜,精准施策,避免贪大求全、浮于表面、千篇一律。三是创建思路明晰。科学编制绿色发展示范实施方案,做到目标明确,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既有长远的战略谋划,也有近期的推进举措。四川省成都、宜宾、泸州、乐山等市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扎实开展生态环境治理、积极探索绿色发展模式,为长江上游生态保护修复作出了积极贡献。
  下一步,我们将密切关注四川省绿色发展工作推进情况,积极指导有关地市在绿色发展方式、绿色生产方式、绿色生活方式等方面开展积极探索,并加强试点示范地区典型经验做法推介力度,为沿江省市交流经验搭建平台、创造条件。
  感谢四川代表团对发展改革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欢迎登录我委门户网站(www.ndrc.gov.cn),了解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情况、经济体制改革方面的重要信息。

国家发展改革委
2020年9月23日

发布时间:2020/09/23
来源:基础司
[ 打印 ]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