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5018号建议的答复
您提出的关于支持河南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建议,全国人大交由教育部、文物局、证监会和我委分别办理。建议提出了河南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这一国家战略中的重要使命和任务,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重要的参考价值。经认真研究,现就涉及我委职能的事项答复如下。 黄河流域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我委会同有关方面编制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黄河素有“铜头铁尾豆腐腰”之说,河南省正处于“豆腐腰”位置,“地上悬河”问题突出,防洪、生态、节水等作用重要。同时,河南省作为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核心区,承担着保护传承黄河文化、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等任务。在编制《规划纲要》过程中,我委高度重视发挥河南省的比较优势,对河南省提出的有关支持事项进行了认真研究,予以积极采纳。 郑州作为河南省的省会和中原城市群的中心城市,区位优势明显,腹地市场广阔,人力资源丰富,文化底蕴厚重。根据2016年12月我委印发实施的《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有关要求,为推动郑州引领中原发展、支撑中部崛起、服务全国大局,2017年1月我委印发《关于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郑州要建设具有创新活力、人文魅力、生态智慧、开放包容的国家中心城市。 下一步,待《规划纲要》正式出台后,我委将加强对规划实施的跟踪分析和协调指导,推动各项重点事项和政策举措有序展开,积极支持沿黄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发展,支持河南省在推动黄河中下游生态环境保护、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同时,会同有关部门科学积极稳妥地推动郑州提升中心城市的辐射引领带动作用。一方面,推动郑州瘦身健体。统筹兼顾经济、生态、安全、健康等多元需求,推动城市功能升级与空间格局优化,率先形成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路径,积极破解“大城市病”。有序疏解中心城区一般性制造业、区域性专业市场和物流基地等功能和设施,以及过度集中的医疗和教育等公共服务资源。加快公共卫生、防洪排涝、城市更新等重点领域补短板,增强城市风险防控能力,显著提升城市韧性,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集聚创新要素、提高经济密度、增强高端服务等功能,着力发展枢纽经济,构建具有特色的制造业和商贸业体系,提升综合能级和国际竞争力,加快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增长极。 另一方面,强化郑州中心城市辐射服务作用。支持提升郑州都市圈同城化发展水平,建立都市圈协调机制,建设轨道上的城市群和都市圈,强化城际铁路和市域(郊)铁路等建设,构建多层次轨道交通网,促进高速公路、快速路等互联互通,推动中心城市的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基础设施、制造业向都市圈内中小城市辐射、延伸、转移,更好发挥对城市群和区域发展的支撑带动作用。 此外,我委将配合民政部积极做好郑州行政区划调整的相关研究和具体工作,支持进一步优化行政区划,提高中心城市的综合承载力。 感谢您对发展改革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欢迎登录我委门户网站(www.ndrc.gov.cn),了解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情况、经济体制改革方面的重要信息。国家发展改革委
2020年10月13日
发布时间:2020/10/13
来源:规划司

[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