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复文 > 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复文公开
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2696号建议的答复

  您们提出的关于支持大别山等革命老区率先建立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机制的建议收悉。经商民政部、交通运输部、财政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民航局、扶贫办,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强化贫困地区发展基础支撑
  近年来,我委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总要求,积极调整优化中央预算内投资结构,坚持把农业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作为投资安排的重点领域和优先方向,健全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同时引导地方政府安排专项债券资金用于农业农村领域,突出抓好高标准农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公路、农村饮水安全等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助力脱贫攻坚,加快乡村振兴。
  (一)关于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农田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实施藏粮于地战略的重要载体。近年来,有关部门采取有力措施,增加中央投入,加快包括革命老区在内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一是在安排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和资金时,充分考虑脱贫攻坚的要求,对包括大别山革命老区在内的贫困地区给予倾斜支持。2020年,有关部门支持安徽省建设4670万亩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项目区耕地质量普遍提升1—2个等级,粮食产能平均提高10—20%,亩均粮食产量提高100公斤左右。二是考虑到贫困地区大多处于丘陵山区,农田建设成本较高、集中连片耕地较少,有关部门支持各省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提高贫困地区高标准农田建设投资标准,适当放宽贫困地区农田建设项目建设标准和立项规模。三是加强贫困地区农田建设项目统计调度,对贫困地区高标准农田建设落实情况作为重点督促,确保优先支持措施落实到位。下一步,有关部门将继续支持大别山等革命老区以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为依托,加快补齐农田基础设施短板,增强农田防灾减灾能力,改善农田生产条件,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二)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建设美丽宜居乡村的必然要求,是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举措。按照中央决策部署,2018年我委牵头编制并以中办、国办名义印发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提出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明确了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等重点任务,并区别不同地区类型提出行动目标。按照上述方案要求,有关部门采取有力举措,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一是针对中西部地区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短板较为突出的现实情况,从2019年3月起,我委在中央预算内投资中新增专项,支持包括安徽在内的中西部省份以县为单位,开展农村垃圾污水治理等人居环境建设,以点带面推动中央部署任务落实。2019—2020年,我委累计安排安徽省中央预算内投资3.2亿元。二是2019年开始,有关部门启动实施了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奖补政策,计划用5年左右时间支持和引导有条件的农村普及卫生厕所,实现厕所粪污基本得到处理和资源化利用。2019—2020年中央财政分别安排70亿元、74亿元,其中支持安徽省3.69亿元、2.45亿元。下一步,有关部门将进一步完善投入机制,改进工作方法,努力为大别山革命老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供更加有力的资金保障。
  (三)关于强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要求,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大力支持中西部地区、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十三五”期间,车辆购置税资金补助重点向中西部地区、老少边穷地区采取政策倾斜,对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革命老区的普通国道项目,采取按同地区一般补助标准上浮10%、且与项目总投资的70%取低值的方式予以补助。在干线公路方面,着力推进国家高速公路主线基本贯通、具备条件的县城通二级及以上公路;在农村公路方面,推进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较大人口规模撤并建制村等自然村通硬化路,加快具备资源路、旅游路、产业路性质的县乡公路改造建设,打造“外通内联、通村畅乡、客车到村、安全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目前,交通运输部正牵头研究编制《农村公路中长期发展纲要》和“十四五”相关规划,统筹研究交通发展和乡村振兴支持政策,推进新时代公路交通高质量发展。
  关于将宣城至商城高速、太湖至蕲春高速等省际通道纳入国家有关规划的建议,由于相关道路未整体纳入《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2030年)》,且受资金支持能力有限等诸多因素制约,暂无法满足上述公路建设需求。但目前宣城至商城、太湖至蕲春公路走廊带内已分别有G40、G5011和G50等建成通车,能满足一定时期内交通运输需求。鉴于高速公路审批权限已下放至省级发展改革委,下一步,建议安徽省有关部门根据运输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合理确定项目技术标准,适时启动相关前期工作,有序推动项目建设,我委将积极配合有关部门认真研究论证。此外,2017年2月,我委联合民航局印发《全国民用运输机场布局规划》,金寨机场是规划展望2030年新增的38个机场之一。下一步,我委支持安徽省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民航市场需求,统筹通用航空发展,研究论证金寨机场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会同有关部门在编制民航发展“十四五”规划中统筹考虑。
  (四)关于加强水利和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十三五”期间,我委累计安排中央投资451亿元,用于支持安徽省水利和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其中,安排大别山革命老区70.13亿元,支持引江济淮、淮水北调、淮河行蓄洪区和淮河干流滩区居民迁建工程、巢湖环湖防洪治理、月潭水库、下浒山水库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以及骨干河道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等水利建设,为大别山革命老区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的水利基础。下一步,水利部、我委等有关部门将深入开展淮河行蓄洪区和淮河干流滩区居民迁建工程等重点水利工程前期论证工作,争取尽早审批立项,及时开工建设;继续指导安徽省有关部门加强建设管理,加快引江济淮、巢湖环湖防洪治理等在建水利工程建设进度,争取早日建成,尽早发挥效益;指导安徽省有关部门在“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编制工作中,紧紧围绕中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谋划好“十四五”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二、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立绿色产业体系
  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促进乡村产业振兴,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有关部门不断加大工作力度,支持革命老区等贫困地区调整优化农业结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完善农业生产体系、产业体系和经营体系,加快现代农业建设。
  (一)关于强化政策制度供给。2015年以来,我委牵头起草并报请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大脱贫攻坚力度支持革命老区开发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加大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政策倾斜力度,全力加快老区振兴发展步伐。经国务院批复同意,印发《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明确了“十三五”时期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目标定位、重点任务和支持举措。2016—2020年,有关部门累计安排安徽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59.1亿元,并在资金分配上向深度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倾斜。累计安排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4.1亿元支持安徽老区实施扶贫项目。今年,我委印发《革命老区脱贫攻坚和振兴发展2020年工作要点》,明确了开展大别山革命老区规划修编前期研究,进一步加大对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支持力度。下一步,有关部门将结合2020年后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政策和相关“十四五”规划编制,积极做好有关政策研究制定和落地落实工作,促进大别山革命老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机衔接。
  (二)关于培育壮大特色产业。有关部门认真落实中央脱贫攻坚决策部署,积极支持大别山等革命老区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巩固产业扶贫成果。一是加强政策指导。农业农村部会同有关部门编制印发《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研究出台《关于加快推进“一县一业”发展的意见》,引导资源要素向优势区集中,开发培育乡村特色产业,其中支持安徽省认定了119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二是加强项目扶持。在农业产业强镇、特色优势产业集群等工作中,向包括大别山革命老区在内的贫困地区倾斜。2018年以来,共安排中央财政资金3.3亿元支持安徽省33个镇(乡)建设产业强镇;安排中央财政资金2亿元,支持安徽省建设徽茶、酥梨等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三是加强品牌培育。有关部门累计支持安徽省发展绿色食品企业1526个、绿色食品产品3421个,发展有机企业26个,登记14个农产品地理标志,支持安徽省建成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880万亩。下一步,有关部门将继续加大对大别山等革命老区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支持整县推进资源开发,打造特色优势品牌,促进主导产业优化升级,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三)关于推动发展绿色生态经济。近年来,我委始终将重点生态功能区作为各项生态保护和修复重点工程的投资重点,持续加大对有关区域的支持力度。经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我委、自然资源部印发了《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进一步将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集中布局到南方丘陵山地带、海岸带等7大区域。同时,为鼓励各类社会资本参与重大工程建设和管理,《总体规划》中明确提出保障各类社会主体平等享受财政、土地等优惠政策,鼓励各地在坚持生态保护优先的基础上,结合有关重大工程建设,积极推动生态旅游、林下经济、生态种养、生物质能源、沙产业、生态康养等特色产业发展,并通过赋予一定期限的自然资源资产使用权等产权安排、允许利用1%—3%的治理面积从事相关产业开发等制度安排,积极支持相关产业发展。下一步,我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加快推进有关重大工程专项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并积极推动有关政策落实,持续加大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和修复、绿色生态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巩固生态脱贫成果。
  此外,关于设立革命老区振兴发展专项资金的问题,近年来,国家层面已设立多支专注于农业农村发展的产业发展基金,例如中国农业产业发展基金、现代种业发展基金、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基金等,新成立的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投入重点也包括农业领域种子期和初创期成长性中小企业等。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严格控制新设专项资金、基金有关要求,不宜再重复设立用途类似的资金,地方政府可申请现有基金支持革命老区产业发展。
  三、关于补齐基本公共服务短板,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广大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薄弱、供给不足,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突出短板。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近年来,有关部门不断加大投入,加快补上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短板,不断改善民生。
  (一)关于加大对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改造提升工程支持力度。2019年,民政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实施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敬老院)改造提升工程的意见》,指导各地改造提升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敬老院),并明确提出中央集中彩票公益金支持社会福利事业的专项资金中,用于老年人福利方面的资金要重点用于改造提升工程,持续作为支持方向。我委牵头实施的“十三五”社会服务兜底工程,累计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6.3亿元,加强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敬老院)等养老服务设施建设,重点保障失能失智、贫困高龄老年人的基本养老服务需求,增强基本养老服务兜底保障能力。2020年,中央财政安排中央集中彩票公益金支持社会福利事业专项资金9.32亿元,支持各地新建改扩建以服务生活困难和失能失智老年人为主的城镇老年社会福利机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其中,安排安徽省0.36亿元。下一步,有关部门将继续大力优化养老服务有效供给,加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支持大别山区实施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敬老院)改造提升工程,提升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托底保障能力。
  (二)关于开展居家和社区服务改革、普惠养老城企联动、智慧健康养老应用等试点示范。近年来,有关部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要求,积极支持包括安徽省在内的各地做好养老服务工作。“十三五”时期,中央财政通过专项彩票公益金安排近50亿元,支持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先后确定安徽省铜陵市、合肥市、安庆市、阜阳市、淮北市、马鞍山市、蚌埠市、池州市、滁州市入选试点城市(区),中央财政下达补助资金共计2.5亿元,支持试点地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扶持社会力量提供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2019年以来,我委会同民政部、卫生健康委实施普惠养老城企联动专项行动,共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5552万元,支持安徽省普惠养老项目建设,新增养老床位2776张。下一步,我委将积极配合民政部、财政部等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优化营商环境的改革举措,研究编制养老服务体系专项规划,进一步优化财政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支出结构,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模式,促进安徽省养老产业健康发展。
  感谢安徽代表团对发展改革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欢迎登录我委门户网站(www.ndrc.gov.cn),了解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情况、经济体制改革方面的重要信息。

国家发展改革委
2020年9月1日
发布时间:2020/09/01
来源:农经司
[ 打印 ]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