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解读 > 委属单位话发改

上海浦东:高举开发开放旗帜,奋力创造新时代改革开放新奇迹

发布时间:2020/11/13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 打印 ]

30年来,上海浦东累计吸引实到外资1029.5亿美元,集聚170个国家地区的3.62万家外资企业。张朝登/摄

  从空寂“烂泥渡”到一座座经济“摩天柱”,从一道道“制度护栏”到自由贸易试验区,上海浦东在无数次“0”与“1”的转换中奋勇突破,创造无数举世瞩目的奇迹。30年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和全国各地的大力支持下,上海历届市委、市政府贯彻“开发浦东、振兴上海、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战略目标,举全市之力推进浦东开发开放,更加丰富了改革开放的内涵。

  1990年4月18日,党中央宣布开发开放上海浦东,这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关键时期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一项跨时代的国家战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浦东发展的意义在于窗口作用、示范意义,在于敢闯敢试、先行先试,在于排头兵的作用”的定位要求,上海各界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与时俱进开展创新探索,浦东已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象征和上海现代化建设的缩影。

  由“零”崛起

  绘出壮丽发展画卷

  由零起跑,却能一马当先。30年前,“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是浦东封闭与落后的写照。30年后,浦东不仅变成了一座功能集聚、要素齐全、设施先进的现代化新城,而且形成了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体系、充满活力的区域创新体系、现代化的产业体系、健全的民生保障体系。浦东在我国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进程中绘出壮丽的发展画卷:2019年浦东地区生产总值12734亿元,是1990年的211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2.9万元,折合3.32万美元;财政总收入4316亿元,是1993年11.15亿元的387倍;浦东以全国1/8000的面积创造了1/80的GDP、1/15的货物进出口总额。

  回首过往,浦东坚持以改革促开放、以开放促开发,不仅创造了发展奇迹,而且创造了众多改革开放的制度创新成果。30年来,浦东敢闯敢试、先行先试,在体制改革中发挥了“试验田”作用,在对外开放中发挥了重要“窗口”作用,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历史进程中谱写了勇立潮头、开拓进取的壮丽篇章——率先设立上海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等新的要素市场平台,率先实施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率先开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率先推进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证照分离”改革等创新制度;第一个金融贸易区、第一个保税区、第一个出口加工区、第一家外商独资贸易公司、第一家外资银行、第一个自贸试验区等一系列“全国第一”在这片热土诞生壮大。

  近年来,浦东更进一步开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在全面深化改革上加快探索。特别是聚焦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重点深化“放管服”改革,积极探索体制机制创新,突破原有做法解决问题克服障碍,不断提升企业的获得感、满意度,刷新一个又一个“浦东速度”——

  如,“一业一证”试点方面,浦东在此前率先推出的“证照分离”基础上,从“以部门为中心”转向“以企业为中心”,实现了总体审批时限压减近90%,申请材料压减近70%,填表要素压减超60%,目前已在43个区级事权行业全覆盖。

  又如,曾经的“特斯拉速度”从项目签约到开工建设只用了半年时间。但浦东对此并不满足,继续对政府财力投资项目,探索地票、房票、水票、林票、绿票“五票”统筹机制,将市、区重大工程的储备周期由原来730天以上缩短至295天以内。今年落户外高桥保税区的山姆中国会员旗舰店,从签约到开工仅用了76天,创造了新的“山姆速度”。

  坚定开放

  打造全方位开放的前沿窗口

  浦东30年来的巨变,坚定开放厥功至伟。上海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翁祖亮表示,开放是浦东与生俱来的使命和最大特质。30年来,浦东累计吸引实到外资1029.5亿美元,集聚170个国家地区的3.62万家外资企业、350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全球500强企业中346家在浦东有投资项目。浦东开放型经济发展的能级不断增强,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的地位不断提升。近年来,浦东坚持以自贸试验区和临港新片区建设为引领,努力打造全方位开放的前沿窗口。

  2013年,中国第一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在浦东建立,成为许多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第一站,而上海自贸区的制度创新,让中国随之而起的自贸区群体有章可循,浦东“试验田”的良种也在更大面积播撒。

  数字显示,上海自贸区设立七年来,以浦东新区1/10的面积,创造了浦东新区3/4的生产总值、70%的外贸进出口总额;以上海市1/50的面积,创造了上海市1/4的生产总值、40%的外贸进出口总额,为区域发展增添源源不绝的新动能。而比数字更重要的是,自贸区推动中国新经济提质、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决心。

  七年来,上海自贸区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重点,全面加强了改革的系统集成,在全国率先试点了“证照分离”“一业一证”改革,完善了“六个双”事中事后监管。截至目前,上海自贸区共有328项制度创新成果复制推广,在先行先试中为全国改革积累了经验。

  七年来,上海自贸区以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为核心,全面推动制度型开放,率先推出的外商投资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现在已经写入外商投资法,这份清单从2013版的190条减少到2020版的30条。

  七年来,上海自贸区以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为导向,全面增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推动了金融要素市场以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打造了服务全国、面向全球的总部经济高地。

  七年来,上海自贸区以改革激发市场活力,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截至2020年8月底,上海自贸区累计新设立企业6.7万户,新设企业数是前20年同一区域企业数的1.8倍。越来越多的企业慕名而来,成为上海自贸区改革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品牌和名片。

  抢先布局

  跻身为全球创新版图重要一极

  近期召开的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在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过程中,浦东不断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着力打造创新产业集群,构建了全生命周期的创新孵化体系,拥有166个各类孵化机构,形成从“苗圃”到“孵化器”到“加速器”的完整孵化链,同时加快发展中国芯、创新药、智能造、蓝天梦、未来车、数据港等六大硬核产业,浦东已跻身为全球创新版图重要一极。

  举例来看,在集成电路领域,浦东已成为全国产业最集中、综合技术水平最高、产业链最为完整的地区,2019年全区集成电路产业规模超过1200亿元,占上海71.5%、全国16.1%。

  在人工智能领域,浦东是首个国家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先导区,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占全市1/3、产业规模占全市1/2,基本形成覆盖基础支撑层、软件算法层和行业应用层的完整产业链,特别是张江人工智能岛已经成为AI网红地标。

  在生物医药领域,浦东诞生了全国15%的原创新药和10%的创新医疗器械,2019年产业规模达770亿元、占全市46%。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浦东敢为人先,外形酷似“鹦鹉螺”的“上海光源”,催生了禽流感等流行病毒相关的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研究等各类研究实验平台,让张江科研人员在“家门口”就可以完成原本需要出国排队做的分析工作。有了扎实的科学设施群及相关基础研究,浦东还在相关产业的布局上“下先手棋”,经过多年的发展,张江每年都有近50个一类新药进入临床试验,目前处于临床试验的一类新药超过200个,并且做到了创新成本最低、获批率最高的佳绩,张江已经成为国际知名的生物医药创新高地,被誉为“中国药谷”。全球排名前十的制药企业,如今已有7家在浦东布局研发中心。截至9月底,全国批准的细胞药物临床试验近1/3来自张江细胞产业园。

  聚焦智能化

  坚持践行“人民城市”理念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这方面,浦东始终走在全国前列。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浦东坚持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抓住智能化“牛鼻子”,不断提升治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聚焦以人为本、系统治理、科技赋能、重心下移、建章立制等五个方面,积极探索超大城市治理新路。

  浦东抓好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和城市运行“一网统管”两张网建设,有效服务城市高效运行,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2017年浦东率先组建城运中心、建设智能化“城市大脑”。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构建了城市治理、经济治理、社会治理三大治理平台,开发了一批实战化的智能应用场景,有力提升了监管服务能力。

  浦东按照全市“一网统管”要求,对一个领域涉及的多个智能应用场景进行整合,打通三大治理平台,加强部门联动、提升治理效能,从智能化向智慧化提升。同时,探索建设“城管微平台”和“居村联勤联动站”,提高对基层治理的感知力、管控力和处置力。“生活小事不出村居、教育服务就在身边”,浦东坚持把一切为了人民、紧紧依靠人民贯穿全过程,率先构建以经济治理、社会治理、城市治理统筹推进和系统集成为特点的超大城市治理体系,加强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持续落实推进“家门口”服务体系建设,目前已经覆盖全部居村,所有212项社区服务事项都下沉“家门口”办理,村“家门口”服务中心实现“四站一室”全覆盖,持续提高服务效能。

  “财力有一分增长,民生就有一分改善”,浦东坚持加快推动社会事业从均衡化向优质化提升,在全区“东西南北中”布局一批大型养老机构,在“家门口”服务站嵌入为老助餐等服务,满足多层次养老需求。

  在浦东,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的探索实践也正与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互促共进。翁祖亮表示,浦东的示范村创建必须坚持“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既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也充分发挥村民主体作用,激发乡村振兴内在活力,提高村民的满意度、获得感,让浦东的乡村景美人和、留得住乡愁。

  为了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近年来,浦东出台了“人才35条”等一系列筑巢引凤的措施,如设立海外人才局、实施自贸区永久居留推荐制度、建设自贸区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等;浦东还围绕人才创新创业全生命周期,深度链接国际资源建立创业孵化、成果转化、投融资、知识产权保护等新机制新平台,形成全要素、可持续的人才服务生态圈;此外,浦东大力发展国际社区、人才公寓、国际学校、国际医院和大型文体设施等,营造国际化、高品质的生活环境等。一系列举措让浦东吸引人才的磁场越来越强大,浦东现有海内外人才总量达145万,超过常住人口1/4,海内外院士90人。

  党建引领,始终都是浦东发展的强大根基和闪亮底色。浦东加强党建引领下的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持续推动管理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深化基层自治共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城市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寸土寸金的陆家嘴不仅定下了税收亿元楼超过100幢的“小目标”,也千方百计成为众多白领的“精神家园”,直接把“支部建在楼上”,高楼大厦里的白领们,每天午休、下班后都能在附近参加各种感兴趣的活动。

  推进三项新的重大任务

  在更高起点上书写新的发展奇迹

  在2018年11月4日举行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旨演讲中给上海布置了3项新的重大任务——增设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实施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而浦东,正是落实这三项新的重大任务的主战场。

  “浦东开发开放30年的实践是在我国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进程中展开的,今后30年的发展正好切合我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进程。”上海市委书记李强指出,形势催人,奋楫者先,浦东要传承好、发扬好开发开放之初那股敢跟全球顶级水平对话的志气、强烈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气、艰苦奋斗忘我工作的朝气,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在推进三项新的重大任务、强化“四大功能”、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等方面抓紧抓实、奋勇争先,在更高起点上书写新的发展奇迹。

  如今,三项新的重大任务都在有条不紊地持续推进中:

  ——增设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

  “一出生就会跑”的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很大一部分区域就在浦东。秉持“起步就是冲刺、开局就是决战”的攻坚精神,今年一季度临港新片区的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0亿元,同比增长20.5%。项目审批中的“容缺后补”等新一批制度创新成果,已开始从临港新片区向外输出。

  临港新片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临港新片区正努力成为世界创新人才、科技要素和高新科技企业集聚度高,创新创造创意成果多,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完善的综合性开放型科技创新中心,成为全球创新网络的重要枢纽和国际性重大科学发展、原创技术和高新科技产业的重要策源地。

  ——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

  位于浦东的上海证券交易所快马加鞭,仅用了短短7个月就完成科创板的筹备工作正式开板。目前浦东已有16家企业登陆科创板,占上海52%、占全国8.5%。

  ——实施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

  其关键在于三省一市都要拉长长板、贡献长板,而浦东就是上海市最大的长板。包括上海证券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和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在内,集聚在浦东的金融要素市场和金融基础设施达到13家。浦东的功能、市场、平台,将有力辐射带动长三角区域发展。

  新时代再出发

  奋力走在高水平改革开放前列

  新时代浦东改革开放再出发,不只是量的简单增长,更是质的全面提升;不只是经济的单项发展,更是社会的全面进步;不只是浦东自身的发展,更是要把浦东打造成新时代彰显中国理念、中国方案、中国道路的实践范例。

  10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为我国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指明了前进方向。浦东更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勇当标杆、敢为闯将,先行先试、积极探索、创造经验,努力打造“开放旗帜、强国窗口、功能高地、治理样板”。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下一步,浦东将奋力在高水平改革开放上走在前列,深入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加快实施规则等制度型开放,加强改革系统集成协同高效,做强做优“四大功能”,在深度融入全球经济格局中更好发挥引领作用。奋力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上走在前列,发挥上海“五个中心”建设核心区优势,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着力提供更多的高质量产品供给、高水平科技供给、高效率资金供给,率先打造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奋力在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上走在前列,率先构建经济治理、社会治理、城市治理统筹推进和有机衔接的治理体系,健全完善“家门口”服务体系,加快推动基本公共服务从均衡化向优质化提升,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记者张朝登、缪晓琴)

附件: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