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解读 > 政策解读

张江——上海进军具有全球影响力的 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力量

发布时间:2021/10/18
来源:高技术司
[ 打印 ]
——《上海市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十四五”规划》政策解读之八
  2014年上海启动“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以来,作为全国科创中心建设的“先行者”,至今已形成了合理的科创承载区功能布局与空间布局,即“三个张江”: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张江科学城、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三个张江”在国家的科创中心建设中极具特色:在使命任务上,是担负国家战略的自主创新和新兴产业高地;在功能属性上,高度统筹了城市规划、创新生态、环境建设要求,是科创要素的“集聚区”,是科创中心建设的“实现地”,是提升科创策源功能的“空间体”。

  一心即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突出“顶尖+平台”,以物理形态为主。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布局了众多的国家实验室和区域性的科创设施,并引入了城市高等级公共服务和科技金融等生产性服务,担负国家赋予上海战略任务:发挥上海优势,强化创新策源功能,以张江地区为核心承载区,建立世界一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推动设施建设与交叉前沿研究深度融合,构建跨学科、跨领域的协同创新网络;探索实施重大科技设施组织管理新体制,代表国家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全球科技竞争与合作。

  张江科学城与中关村齐名,突出“新+前瞻+实验+示范”,强调科技储备能力,城市形态为主。历经1992年建园、1999年聚焦、20112012年扩园、2014年并入自贸区、2016年建设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至20177月上海市政府正式批复《张江科学城建设规划》,已经建设成为国内学术新思想、科学新发现、技术新发明、产业新方向的重要策源地。张江科学城更是国内科技园区成功转型的典范:不仅拥有国内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高端战略性产业的齐全产业链,“城”的特征也十分显著,批发零售、租赁、商业等配套服务业发达,创业活跃,产城融合度高。

  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包含“22园”,强调“专业化+特色+规模”,突出科技使用和产出能力,生产形态为主。示范区既有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的都市型园区,又有具有专业和综合实力的生产型园区为主。都市型园区的发展各具特色:中心城区的都市型园区侧重金融支持、产业政策、载体建设、环境营造;聚焦创新策源、成果转化、产业引领;做强先进制造业、做优现代服务业;在制度探索上,率先建设一体化发展的引擎、率先建立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试验田。生产型园区则充分结合区优势特色,在汽车、化工、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制造优势领域与金融、商贸、大数据等服务优势领域大胆探索;并辅助构筑了一城(国际一流张江科学城)、一极(临港园战略增长极)、一区(中心辐射区)、多组团(新城产业多组团)产业空间布局。

  “三个张江”高度体现了新时期国家对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战略部署与重点要求:顺应国际科技、产业发展大势,提前进行了技术、产品市场应用的战略规划部署;顺应国内国际双循环和国际开放合作形势,强化了技术高地建设、产业实力增进、科技要素集聚的执行方案;顺应区域一体化建设需要,推进了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以及与国内其他科创中心和重点创新区域联动的工作方案。

  屠启宇,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