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解读 > 政策解读

科技增进民生福祉,践行人民城市建设理念

发布时间:2021/10/18
来源:高技术司
[ 打印 ]
——《上海市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十四五”规划》政策解读之四
  在人类文明进程和社会历史发展中,人们不断积累对自然的认知和经验,逐渐形成并不断发展完善科技。科技创新引领和支撑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一个又一个的科技浪潮给人们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十四五”期间,上海在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大背景和大趋势下,将充分呈现数字技术应用给社会民生发展带来的安全、便捷和高效。

  作为超大城市的上海,“十四五”期间的可持续发展将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实现碳达峰,优化资源配置与利用;积极应对城市超高人口密度、交通拥挤、深度老龄化及高品质健康生活需求等各种挑战;强化城市韧性安全建设,优化交通出行系统,完善能源动力,推进城市建设与更新,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的宜居生态环境,加强主动健康和体育文化设施建设;充分呈现现代城市的韧性、绿色和健康。

  “十四五”时期上海社会发展领域民生科技规划秉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核心理念,加快建设数字智慧城市、韧性安全城市、绿色低碳城市和健康活力城市,促进科技充分惠及民生,使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十四五”上海社会发展领域的民生科技将紧紧把握世界科技发展的新趋势,对标国际大都市先进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科技应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人民群众的需求,从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内涵式、集约型和绿色化高质量发展的科技需求,宜业、宜居、宜乐、宜游良好环境的民生发展科技保障为出发点,充分应用数字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规划科技攻关的方向、平台和任务。

  在数字智慧城市科技创新与民生应用发展方面,将创建城市数字空间,打造标准统一、接口开放、多领域集成的城市智慧运行数字化支撑与协同平台;构建智慧可持续的建筑与基础设施信息化运维技术体系,实现城市运行管理的精准感知、智能评估决策、分类响应、快速投放和高效管理;打造高品质交通设施、高效能运输服务、智能化控制体系与自动驾驶协同系统,建立超大型城市自主协同的弹性交通系统。

  将布局城市智慧运行数字化支撑平台、可持续的建筑与基础设施和自主协同的智能交通系统等重点方向,打造基于城市信息模型与数字孪生技术、城市级可信信息交换与协作网络、城市情境感知、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关键支撑技术研发,构建覆盖城市建筑、社区、基础设施、交通系统等的综合运行全息感知和智能管理大数据重大平台,从全局视角整合、调度、优化城市资源,实现城市运行的总体部署、融合决策和科学治理。

  将完成以建筑、社区、基础设施和交通系统的智慧便捷、健康舒适及绿色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实现数字化转型,构建面向建筑、交通、服务和治理等未来社区重点场景的示范应用,实现超大城市运行多场景状态快速诊断、分类处置与智能管理,有效提高超大城市运行管理决策精准性和服务效能的超大城市数字化综合智慧管理示范的重大任务。

  在安全韧性城市科技创新与民生安全保障方面,将针对超大城市多元空间尺度的安全韧性问题,构建城市综合防控和性能提升的技术创新体系,实现现代化超大城市安全综合风险的自主识别、动态评估、智能研判和主动预警,打造基于数据驱动的城市运行安全与应急响应的精准决策系统,提升超大城市安全运行的风险防控能力及安全韧性。

  将重点聚焦精准智能的城市运行风险感知、敏捷智控的城市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及多维综合的城市韧性等重点方向,建设多重灾害多场模拟子系统(力场、热场、流场、环境场)、全息测试子系统及融合控制子系统等核心试验系统及相关辅助设施,为建立全方位、立体化、智能型安全韧性城市提供关键的科技支撑的重大平台;在联合国亚太经社会/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框架下,打造世界一流的台风科技创新策源高地,开展台风预报预测关键技术国际联合攻关及成果转化应用,发起并牵头组织台风外场观测大科学计划,建设台风大数据国际云平台,完善国际化台风科技人才交流与培训网络,实现上海及中国台风预报准确率和有效预警提前量全球领先,建成长三角一体化台风全灾害链预警体系,为超大城市群及区域重大气象多灾种预警防御协调机制建设提供示范。

  将完成超大韧性城市安全综合风险感知与应急处置系统的重大任务,实现超大城市安全综合风险的精准映射与精确感知,依托城市“一网统管”平台,建设市区联动、部门互通的防灾减灾救灾综合智能应用系统,围绕多灾害耦合风险,强化灾害信息汇集共享、风险预警研判、应急处置救援,形成监测预警“一张图”、指挥协同“一体化”,提升上海智慧应急和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在绿色低碳城市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方面,着力推进城市能源清洁化利用、能源互联网关键技术及能源系统技术集成与应用,加快构建碳达峰碳中和及其他碳减排关联的技术体系,持续研发生态环境质量稳定改善和生态环境风险精准防控的技术支撑体系,加快绿色技术银行建设,实现绿色城市精细化建设与高效管理。

  重点聚焦绿色智慧的城市能源系统、优美宜居的城市生态环境及智能高效的城市规划建设等重点方向,将建立生态环境科技研发与转化功能性重大平台,以服务人民城市建设、持续稳定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促进生态环境科技创新与环保产业发展为核心任务,建设服务于本市及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和绿色低碳发展的科技联合攻关平台、管理决策支撑平台、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平台、科技人才交流和技术信息共享平台,提升生态环境科技创新和产业促进的能力和水平。

  将建立智能建造技术研究中心,将传统建造和人工智能学科中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科研成果进行系统化、配套化和工程化研发,在算法驱动设计、人机协同建造、智能集成管控等核心技术能力上实现突破,形成可影响工程建造技术变革的成熟配套工艺和装备。

  将完成多元融合、高效智慧的城市能源微网示范的重大任务,构建高比例可再生能源供能与智能化高效用能相结合的园区智慧能源微网,交直流混合的坚强配电网,形成韧性能源网架与柔性控制体系,信息基础设施、全息孪生电网和能源大脑深度融合的智慧型数字化能源配置平台,能源微网+虚拟电厂的价值创造服务网络,形成政企社会共建共治共享“能源+交通+信息"的能源生态圈。

  将完成生态环境智慧监管与生态风险精准防控的重大任务,综合运用超级计算机、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多元化、多模式、跨领域新技术,构建生态环境智慧监测、预警与生态风险精准防控技术体系,以更精细和动态的方式实现环境管理和智慧决策目标,支撑构建超大城市的信息共享、资源整合、综合决策的高水平生态环境智慧监管体系。

  将建立崇明世界级生态岛碳中和示范区,针对崇明岛生态优势,通过多源技术耦合与示范,充分利用生态要素优化配置及其质量功能协同提升关键技术,将崇明岛打造成世界级生态岛碳中和示范区,为上海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做出重要贡献,也为我国碳中和提供典型范例。

  将建立长三角一体化碳达峰碳中和示范区,聚焦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生态绿色发展战略,促进碳达峰碳中和引领区域生态绿色高质量发展,率先探索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的新理念、新技术和新机制。

  将布局超大城市建设的可持续智能建造示范的重大任务,推进建造技术从“状态感知—作业替代—全面智慧”的有序发展,打造可持续智能建造研发平台,形成智能建造关键技术体系和配套机械设备,以典型工程集成示范应用夯实技术成果。

  在健康活力城市科技创新与民生应用发展方面,针对超大城市人口老龄化、公共卫生防控和文化体育事业发展等带来的健康活力城市建设需求,推动科技引领的主动健康、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以及文体科教融合创新,全方位提升城市活力和市民生活品质。

  重点聚焦优质高效的主动健康、精准防控的公共卫生体系及活力迸发的文化体育等重点方向,将建立临床研究创新基地和平台,聚焦临床医学、生物技术、医学工程、人工智能等学科的创新前沿,打造医疗新装备、新器械、新材料、新药物等创新产品以及临床指南、疾病诊治规范和标准的创新策源地。

  建设建立覆盖病原学、临床、药物、公共卫生、大数据、公共管理等多学科,集成前沿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专业人才培养、公共政策研究于一体的政产学研用全链条开放的重大传染病与生物安全研究院的重大平台。

  将建立精准智能诊疗的重大任务,突破人体健康状态量化分层、健康信息的连续动态采集、健康大数据融合分析等关键技术,开发智能化的新型诊疗等解决方案,构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移动医疗和远程医疗服务系,开发面向老年人群、残疾人和慢性高发疾病监测监护和管理的新型低功耗生物医学传感器,以及基于大数据的智能化康复、治疗、疾病预防、行为与认知干预技术、器械及系统。

  将布局食品安全的重大任务,探明主要的新食品原料基本特性,开发高风险物质的快速识别和关键控制点体系,构建食品成分的风险评估及功能评价体系;开发基于高光谱、化学及生物传感等技术的便携式、智能化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新设备,研发化学危害因子和微生物污染的适用于非定向筛查技术。

  将布局全民健康与健身深度融合工程的重大任务,以“健康中国”和“健康上海”战略为引领,以提高市民体质和健康水平、提升科学健身素养为研究和工作目标,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

  同济大学:李光明、杜豫川;上海防灾救灾研究所:韩新;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江燕;上海交通大学:罗永浩;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黄沈发;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江洪波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