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语:为推动“十四五”时期招标投标工作再上新台阶,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印发《关于招标投标领域推广借鉴有关改革创新举措和典型经验做法的通知》,将北京市全面提升交易效率和服务效能等10项典型示范经验,以及辽宁省强化评标专家管理等30项创新成果予以公布,鼓励各地结合实际,主动对标先进,相互学习借鉴,在法治框架内积极探索原创性、差异化的改革举措,持续优化招标投标领域市场环境。现将有关典型示范经验和创新成果的具体做法公开,供各地方、各单位参考借鉴。
2020年以来,为贯彻落实国办和自治区政府关于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指导意见和实施方案的有关要求,内蒙古自治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就原双轨并行的工程项目电子招投标系统进行“二合一”整合,形成覆盖自治区公共资源交易目录内所有行业工程项目,并可以满足全区各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一体化综合电子交易系统”。目前,该系统已在自治区本级平台完成涉及房建市政、公路、铁路、水利、电力、天然气等不同行业全流程电子交易活动,得到各方交易主体一致好评。
(一)主要做法
1.整合优化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电子交易系统。包括网上办事、电子文件编制、网上开评标、现场动态CA应用管理等子系统。通过将各类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和集成,构建信息监控机制,提高工作效能,实现公共资源交易运行动态透明,面向各类交易用户,安全可靠、稳定高效、操作方便、可持续扩展的一体化交易管理系统。
2.健全完善全区统一交易制度、规则。一是实行公共资源交易全过程信息公开,充分发挥市场主体、行业组织、社会公众、新闻媒体外部监督作用,确保监督到位。二是改进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运用先进技术手段,进一步精简办事流程,推行网上“不见面”办理,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三是实现交易系统与自治区各级各平台无缝对接,实现纵向全面贯通、横向互联互通,交易数据信息适时推送,大数据分析应用共享。
3.中心运用评标专家动态CA新技术,开发应用“评标专家动态CA签章子系统”。该项技术对于要求使用国家专家库的铁路、公路等行业的专业工程建设项目意义尤为重要,上述评标项目随机抽取的专家来自全国各地,传统做法是每名专家办一把CA锁,专家有可能一年只能抽到一至两次,却得承担年使用费。启用动态CA按实际使用次数计费,既解决了评标专家CA锁使用成本高、身份验证困难、携带不方便等实际问题,又提高了评标质量和工作效率,意义深远。
4.一是注册及登录。新版交易系统采用CA数字认证方式登录,交易主体免费注册账户并完善基本信息,然后办理CA数字证书,已办理过内蒙古自治区互认CA数字证书的用户可通过内蒙古公共资源交易平台CA互认系统直接登录无需再次注册。二是主体库信息录入。用户在CA数字证书办理完成后,按要求录入并提交基本信息后,系统将自动通过。主体库信息在中心网站上对外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二)取得成效
1.工程建设项目业务管理子系统。此子系统主要用于中心工作人员招标人、招标代理招标项目情况、主体单位入库情况、中标情况等相关工作内容的管理及维护。做到所有招标项目信息电子化管理、全过程文档留存。
2.交易用户网上办事子系统。按交易用户种类分为招标人及招标代理机构网上办事、投标人网上办事、评标专家网上办事。此子系统主要用于招标人、招标代理公司履行自主招标、委托招标等业务;投标下载电子招标文件、上传电子投标文件、获取项目相关信息;评标专家在线完善个人信息,在线请假、销假等主要功能。
3.电子文件编制子系统。使用群体主要为招标人、投标人。此子系统用于根据相关招标、投标文件范本,日常制作电子招标文件、电子投标文件,实现了系统操作简单化、实用以及人性化。
4.网上开标评标子系统。使用群体主要为中心管理人员、评标专家。此子系统主要用于招标项目在线开标、唱标、生成电子标开标记录表,生成电子评标报告等主要功能。
5.评标专家动态CA签章子系统。在实际使用中,评标专家进入评标室后,根据提示领取个人对应的CA锁,插入CA锁后登录评标系统,即可进行评标活动,并进行电子签章。
(三)成果特色
1.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主体用户少跑腿。主体交易用户全程网上填报诚信库信息、网上办理CA数字证书、网上下载招标文件并制作投标文件上传,无需专门前往中心单独办理。
2.优化营商环境,降低企业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通过对接内蒙古自治区CA及电子签章互认系统,实现投标人在全区任意盟市办理的CA数字证书均可前往自治区工程项目招投标系统进行主体交易活动,无需额外花费相关费用,进一步降低企业交易成本。
3.精简办事流程,推进数据共享。通过对接内蒙古自治区公共服务平台、电子监督平台、统一主体库等平台,实现数据资源共享,实现全国、全区范围内的信息交换共享,破解信息孤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