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专题专栏 > 招投标和公共资源交易 > 地方动态

山东省济南市创新实施公共资源交易项目绩效评估开创综合监管新模式

发布时间:2021/07/27
来源:法规司
[ 打印 ]

  按语:推动“十四五”时期招标投标工作再上新台阶,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印发《关于招标投标领域推广借鉴有关改革创新举措和典型经验做法的通知》,将北京市全面提升交易效率和服务效能等10项典型示范经验,以及辽宁省强化评标专家管理等30项创新成果予以公布,鼓励各地结合实际,主动对标先进,相互学习借鉴,在法治框架内积极探索原创性、差异化的改革举措,持续优化招标投标领域市场环境。现将有关典型示范经验和创新成果的具体做法公开,供各地方、各单位参考借鉴。

  济南市发展改革委会同市住房城乡建设局、交通运输局、水务局、园林和林业绿化局、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等有关单位共同开展公共资源交易项目交易绩效评估工作。评估围绕项目交易流程规范性、招标公告及招标文件规范性合理性、招标控制价编制规范性合理性等10项评估内容,重点排查项目是否存在流程环节不规范、交易文件存在限制排斥投标人以及评标专家打分畸高畸低等问题。

  )主要做法

  1.建立系统全面评估体系。创新建立公共资源交易项目交易绩效评估制度,印发济南市公共资源交易项目交易绩效评估实施办法、专家库及专家管理规定、经费管理规定等系列文件,制定严格规范的工作流程、工作制度、交易主体考核评价等系列管理制度,开创了监管范围广、评估内容全、交易主体众、协同部门多的全新综合性监管方式。

  2.建立科学规范评估模型。研究建立评估数据模型,对客观项得分、主观项得分、专家打分排序情况三个方面按照比例分别量化赋分,可有效检测评标委员会成员评分畸高、畸低等问题,避免“关系分、人情分、极端分”,充分发挥公共资源交易项目交易绩效评估的重要作用,确保项目交易公开、公平、公正。

  3.强化评估结果有效应用。绩效评估工作启动以来,共评估房建、市政、交通、水利、园林等交易项目105个,工程中标价逾60亿元,涉及评估评标专家500余人次、招标单位50余家、招标代理机构40余家、投标企业600余家次,发现问题290余项,约谈、函询各方交易主体70余人次,行政处罚3次、罚款13万元,开展企业集团专项检查2次,建立跟踪调研课题5个,收集有效建议60余条,切实规范了市场和交易参与方行为,为项目资金拨付、行业部门监管提供了参考依据。

  4.全力推进部门协同监管。以探索开展绩效评估工作为起点,进一步推进公共资源交易综合监管。在绩效评估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市发展改革委联合5部门印发《关于深入推进济南市公共资源交易项目协同监管的实施方案》,深化公共资源交易管理体制改革,全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管理与监督职能实现既相互分离又统一完善,公共资源交易流程更加科学高效、交易活动更加规范有序、交易过程更加公开透明。

  )取得成效

  济南市开展公共资源交易项目交易绩效评估,在加强评标专家管理、规范评标行为、提高代理质量、保障评标结果客观公正以及完善交易监管机制、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强化了政府资金管理,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率。评估结果作为财政部门项目资金拨付和行业监管部门监督管理的参考依据,为规范政府资金和项目管理提供了重要支撑,全市工程建设领域2020年开评标项目资金节约率同比提高3.67个百分点。

  2.规范了交易主体行为,营造了公平公正的交易环境。评估中发现,2019年下半年项目较上半年项目中招标文件及招标公告问题发生率同比下降35.7%,投标人行为规范问题同比下降32.6%,全市公共资源交易和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交易秩序持续完善。

  3.增强了招标代理机构和评标专家的责任心,提升了评标合理性、规范性。通过项目评估和专家约谈,有效提升了专家群体的责任心,评估中发现,2019年下半年项目较上半年项目评标专家打分偏差问题比例同比下降14.58%,在全市相关领域形成更加严谨自律的行业风尚。

  )成果特色

  济南市探索开展公共资源交易项目交易绩效评估,在实践中创新建立了“四位一体”立体监管模式,开启了公共资源交易综合监管新篇章。

  1.有效实现部门协同监管模式。市发展改革委联合市住房城乡建设局、交通运输局、水务局、园林和林业绿化局、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等单位,通过公开招标方式确定济南市工程咨询院作为专业机构,改变了以往部门各自为战、多头管理的问题,实现了公共资源交易综合管理和行业监管部门协同监管的全新模式,极大提高了综合监管水平。

  2.创新运用智慧监管模式。依托济南公共资源电子监管平台,组织开发了公共资源交易项目交易绩效评估电子系统,创新运用了“互联网+大数据分析+全流程电子化”的智慧监管方式,通过对接电子交易、服务系统,提取、汇总、分析开评标信息,确保了评估信息准确全面,为评估专家提供参考依据,大幅提高了评估工作效率。

  3.丰富完善事中事后监管模式。绩效评估是济南市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通过强化交易流程、交易文件和招标控制价的事中事后评估,防止项目超投资、超规模、超概算,提高了政府资金的使用管理效率,有效降低了项目风险。

  4.闭环建立动态信用监管模式。绩效评估结果全面纳入济南市公共资源交易及各行业监管部门信用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公共资源交易主体信息库。实行评估结果动态信用管理,完善信用管理办法,充分发挥信用管理体系的良性引导作用,强化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构建起“绩效评估+信用监管”闭环管理新模式。

附件: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