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语:为推动“十四五”时期招标投标工作再上新台阶,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印发《关于招标投标领域推广借鉴有关改革创新举措和典型经验做法的通知》,将北京市全面提升交易效率和服务效能等10项典型示范经验,以及辽宁省强化评标专家管理等30项创新成果予以公布,鼓励各地结合实际,主动对标先进,相互学习借鉴,在法治框架内积极探索原创性、差异化的改革举措,持续优化招标投标领域市场环境。现将有关典型示范经验和创新成果的具体做法公开,供各地方、各单位参考借鉴。
陕西省交通运输厅在全面总结“十二五”招投标监管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于2016年制定印发了《陕西省公路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办法(试行)》,施工类别招标原则上推荐采用“按类资格后审、随机组合开标、合理低价法评标”。2018年对试行办法修订后,正式印发了《陕西省公路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办法》,全面推行该招标办法。
(一)主要做法
一是按类分组招标、随机组合开标确定标段。按照同一资质要求,将工程特点类似的3到5个标段打包成组,投标人报名不分标段,按类分组投标。投标人报名阶段不知道自己将被分配在哪个标段,不能与既有投标人在报名前相互串通。投标人投标时编制并递交所投组别全部标段的报价文件,二次报价开标时,现场随机摇取投标人,由投标人摇取开启报价文件的具体标段,投标人无法预估随机摇取的标段,报价文件已经递交,投标人没有机会在报价开启前串标。
二是提高投标最低家数要求。为了增加投标人围标串标的成本,降低围串标行为的中标概率,结合市场摸底,将主体工程及附属工程投标人最低家数要求由3家增加到平均每个标段不少于15家,附属工程的机电、钢结构平均每个标段不少于10家。
三是资格审查采用后审合格制。为了杜绝投标人在资格预审后,利用招标周期,相互之间坐下来谈判,借用资质、围串标的可能,交通运输厅全面推行资格后审。配合合格制审查办法,通过资格审查的投标人家数增多且不封顶,增大了围标难度,避免了有限数量制通过人为评分圈定既有单位的可能,杜绝了人为因素的干扰。
四是随机摇取评标基准价计算方法与计算参数。为提高中标随机性,招标办法中提供了六种评标基准价计算方法,设置了两个随机调节系数与四个计算参数,开标现场随机摇取投标人代表,再由投标人代表随机摇号抽取评标基准价计算方法、随机摇取调节系数与计算参数,投标人无法依据数理统计的方法预估评标基准价水平,同时也增强了招投标双方的互动性。
五是公开开标,充分体现公平公正。为彻底杜绝人为因素干扰,将招投标活动最大限度公开化,公路建设项目采用双信封二次开标方式,两次均公开开标,随机摇取投标人现场参与标段、计算方法、随机系数的摇号互动,现场公布报价、现场计算、现场公布评标基准价。所有投标人均可在开标现场计算投标得分,除需评标委员会界定的重大偏差外,结果基本已在现场揭晓。
《陕西省公路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办法》已在11个高速公路项目的主体和附属工程共200余个标段的招标中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
(二)取得成效
一是做到了“没有权、不要权”。办法实施以后,领导干部最大的体会就是,在招投标活动中,各个环节公开化、随机化,没有人为干预。
二是相关工作人员没有因招投标工作出现违法违纪问题。近10年间,在公路建设项目招投标领域,没有发生相关工作人员干预招投标工作而受到处理的案例,彻底从制度办法上设置了壁垒,保护了工作人员。
三是中标单位遍布全国各地。经统计,2019年度,在中标的企业中,本省企业占比仅为17.2%。外省投标人数及中标率持续增加,体现了公路建设市场竞争的公平公正。
(四)成果特色
“按类分组”、资格后审以及随机摇取评标基准价计算方法、参数等措施,从办法上增加了多重随机性,提高投标人最低家数要求,增加了围标难度与成本,为遏制围标串标行为起到了关键作用;资格审查采用合格制、评标方法选用合理低价法,从办法上回避了人为评分的环节,杜绝了人为因素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