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上海市大力发展共享经济,创新创业活跃,显示出巨大发展活力与潜力。2015年10月,上海市交通委向滴滴颁发全国首张网络约租车平台经营资格许可;2016年4月,摩拜单车在上海市率先推出智能共享单车服务。上海市已逐渐成为国内共享经济发展的创新前沿。但同时,也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一是城市管理难度加大。以“共享单车”为例,截至2017年8月底,上海市共享单车运营企业共计13家,投放总数达到171万辆,已远远超出实际需求和城市可承载能力。二是政策保障不健全。共享经济正逐步渗透到经济社会各个领域,部分领域尚存管理空白,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仍不健全,尤其是缺乏相应技术规范、突破原有监管规则、改变原有经济秩序、引发新的安全隐患等。三是监管体系尚不适应。共享经济突破了层级和地域边界限制,挑战属地化监管。以共享单车为例,单车采取订单式生产,厂商直接投放的运营模式,生产单位并非上海市企业,无法按照《产品质量法》等规章制度,采取传统监督抽查等方式进行监管。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针对上述问题,上海市政府从创新活跃的交通出行共享领域入手,在管理和制度上积极探索、努力创新,在推动共享出行健康良性发展道路上取得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强化信用建设。2017年6月,上海市表决通过《上海市社会信用条例》,成为我国首部关于社会信用建设的综合性地方法规。上海市政府以信用社会建设为导向,通过信用管理手段加强对用户和企业的约束。在共享单车监管实践方面,上海市交通委要求单车企业建立健全用户信用评价制度与管理系统,运用信用评分、经济奖惩等手段,加强对用户违规停放等行为的信用管理与约束。此外,上海市公安部门将个人违法处罚信息向各单车企业开放共享,建立用户“黑名单”制度,共同限制失信人使用单车。同时,也将单车企业和用户的违法违规行为记入信用记录,其中,严重失信行为将依法纳入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目前,上海市政府还在加快社会信用信息共享利用,积极培育第三方专业化信用服务机构,推进与第三方信用机构合作,加强用户信用鉴别和管理。同时,进一步建立健全以信用为基础的事中事后监管体系,利用大数据等技术加强监督检查和违规处置,加大失信惩戒力度。
创新监管模式。在网约车监管实践方面,上海市交通委积极探索互联网与交通融合发展的创新之路,积极探索具有上海特点的约租车发展模式,率先向滴滴平台发放了《上海市出租汽车经营资格证书》,核准其经营范围为约租车网络平台,也就是无车承运人资格,对约租车行业发展开始实施准入管理。并通过政府制定监管标准、监测市场运行、评估监管效果,约租车公司具体实施监管标准并承担法律责任的方式,建立了交通行业管理部门与平台企业共同监管的有效机制。在共享单车监管实践方面,上海市质监局对即将投入运营的备投车辆以抽样的方式开展风险监测,先后在8家运营企业抽检13批次样品,涉及摩拜、ofo、优拜、享骑、小鸣等8个运营品牌,有效加强对共享单车的质量安全把控。目前,上海市政府正在加快转变监管理念,塑造互联网监管思维,发挥大众评价、企业治理、行业自律等多方作用,探索建立多方协同治理机制。同时,对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加大处罚力度。
加强规划布局。上海市政府通过加强技术标准和使用规范的编制,积极引导产业健康发展。上海市交通委编制了《上海市道路非机动车停放点设置技术导则》,对城市道路非机动车停放点的设置要求、形式以及相关停放设施等技术标准进行规范。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先后组织编制了《上海市慢行交通专项规划》、《上海市慢行休闲系统规划》等系统规范,制定了《上海街道设计导则》、《上海街道空间设计标准》等技术性文件,上海市各区也开展了《浦东新区慢行步道研究》、《徐汇滨江慢行系统规划》、《长宁区外环林带自行车专用道设计》等规划和实践工作。此外,《上海市综合交通“十三五”规划》中也明确提出:“完善慢行交通设施,保障慢行交通通行空间。加强公共交通及公共开发空间周边步行、非机动车通道及停车设施的建设和管理,保障慢行交通通行空间;在居住、商业、商务、文化和创意产业集聚的区域,逐步打造具有舒适宜人的空间环境、设施品质的慢行交通系统”,为共享单车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完善制度体系。上海市政府从促进行业发展、保护消费者权益、推动改革创新的角度出发,加强各部门间协作配合,不断完善征信体系、劳动保障、知识产权和税收等方面的制度建设。2016年12月,上海市政府发布《上海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若干规定》,明确规定:“网约车平台公司应当与驾驶员签订劳动合同或者协议。建立劳动关系的,应当依法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签订其他协议的,应当包含营运期间驾驶员的意外伤害保障条款”,进一步加强共享经济从业人员权益保障。2017年4月,上海市交通委发布《上海市规范发展共享自行车指导意见(试行)(征求意见稿)》,对各方责任、车辆投放、押金管理、信用互通等方面给予相关规定,形成制度约束。目前,上海市政府正在不断推动制度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落实主体责任,明确共享经济平台资格条件和提供共享服务的媒介和人员的资质条件,有效保障各方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