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专题专栏 > 中国共享经济发展报告

第四章 专题10:杭州市——政企协同共促共享单车有序发展

发布时间:2020/01/17
来源:高技术司
[ 打印 ]

  专题10:杭州市——政企协同共促共享单车有序发展

  (一)基本情况

  杭州是我国公共自行车发展最领先的城市之一。早在2008年5月,杭州市委、市政府为提高公共出行分担率,推进节能减排、打造绿色交通,率先在国内构建公共自行车系统,并将其纳入城市“五位一体”大交通体系。经过九年发展,截至2017年8月底,其运营规模已经扩大到3768处服务点、858万辆公共自行车。2017年6月,杭州公共自行车服务项目还荣获艾希顿“2017年可持续交通项目奖”,在公共自行车运营和管理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共享单车于2016年11月开始进入杭州市场。截至2017年7月10日,初步统计共有Hellobike、ofo、永安行、小鸣、骑呗、摩拜、优拜、由你、酷奇9家共享单车企业进入杭州市场,累计投放单车总量达到422万辆,约为传统公共自行车的5倍。共享单车因其租借方便、随停随还的模式,深受广大市民欢迎,大幅提高了杭州市针对“最后一公里”的公共服务能力。

  与此同时,新业态的快速发展,共享单车的极速扩张,也给杭州市的城市治理带来新的挑战。比如,2017年4月以后,杭州市共享单车无序停放,在地铁、公交站点、旅游景点大量囤积的现象越发显著,已经影响到行人通行和安全,多次有媒体曝出共享单车“挤爆”西湖的报道,引发了民众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针对共享单车快速发展出行的新情况新问题,杭州市采取一系列措施,积极推动共享单车的规范有序发展。

  第一,加强统筹领导,完善规章制度。作为互联网之都,杭州市委、市政府对共享单车发展一贯持开放包容、审慎监管的态度。为促进其健康发展,杭州市成立互联网租赁自行车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由交通委牵头起草政策规范,城管交警负责路面管控,属地政府等其他相关部门配合管理。在统筹领导下,多部门联合编制了《杭州市促进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规范发展的指导意见(试行)》和《杭州市人行道停车区位设置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等规范文件。针对共享单车乱停乱放的规范管理问题,专门制定了《关于加强非机动车违法停放执法管理的通知》、《关于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城市管理违法行为执法工作的指导意见》、《“五一”、“端午”小长假的互联网租赁单车管理通知》、《关于规范“五一”期间应急搬离保管单车处理的通知》等。

  第二,积极沟通交流,政企动态协同。一方面,杭州市交通、城管、交警等部门,针对平台管理和搬移保存车辆后续处置等问题,先后72次同共享单车企业进行沟通,介绍杭州市城市管理的制度要求,并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签订《履行社会责任,加强规范管理》承诺书,要求企业加大管理量投入,有效实施惩戒措施、建立动态管理联动工作平台等,规范有序地投放和停放车辆;另一方面,为建立常态化协同机制,杭州市、区两级城管部门与共享单车企业责任人建立日常微信工作群,随时向企业反馈车辆堆积等情况,督促企业安排运维人员现场处理,对企业不能及时处置的乱停乱放车辆,进行搬移、清理、保管。此外,杭州市亦在积极与多家共享单车企业沟通,探索长效的治理机制。比如,成立跨企业的共同运维管理平台,充分吸纳政府和社会力量,以共享的方式治理共享单车。

  第三,狠抓关键节点,强化重点整治。在“五一”、“端午”、地铁2号线西北段开通、学运会召开等关键节点,为防止单车“围湖”、“堵路”等事件发生,确保人行道秩序畅通,杭州市政府统一部署,对西湖景区、武林广场、西溪湿地、黄龙体育中心、地铁站点周边等人流密集区域乱停乱放车辆实施搬移保管。各区还积极探索新的管理模式,如下城区请辖区内投放的平台企业进驻城管指挥街面管控平台,对重点区域、路段实行平台企业相互包干清理。江干区通过各窗口委员会、城管中队、保洁公司和平台企业互动,以窗口地区、地铁口为重点地段,合理搬离、疏解到城郊地段。

  第四,落实主体责任,实施总量管控。根据《杭州市促进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规范发展的指导意见(试行)》规定,共享单车经营者应当组建运营维护队伍,做好车辆维护和停放秩序管理工作,及时清理违规停放车辆。应按照每投放120辆互联网自行车配备1名运营维护人员的标准执行。对采用“电子围栏”等技术手段或委托第三方集约化网格化管理团队管理车辆停放秩序,并在实际运用中取得显著成效的,可适当降低运营维护人员配比。与此同时,《指导意见》还明确了市政府或其委托的部门可根据实际情况,通过发布公告等形式,对节假日等特定时段采取必要的管控措施,积极引导互联网自行车经营者有序投放车辆;可根据城市空间承载能力、停放设施资源、公众出行需求等,建立符合本地实际的投放机制。目前,杭州市相关部门已经与进入杭州市场的9家共享单车企业进行对话,明确要求停止新增单车投放,对杭州市共享单车实施总量管控措施。

  第五,积极正面宣传,推动泊位规划。杭州市委联合文明办、《杭州日报》开展“文明停放,从我做起”系列宣传活动,倡导广大市民文明骑行、规范停放;采取开放、透明的态度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互动,主动介绍各部门工作的主要考虑,最大限度获得媒体的理解和支持,先后5次参加杭州电视台“我们圆桌会”,6次参加FM89/93等上线节目,19次接受浙江日报、杭州日报等新闻记者的面对面采访。为进一步积极引导共享单车有序发展,杭州市按照相关规范文件的要求,联合多部门共同制定了《关于做好人行道非机动车泊位施划的工作方案》,规范非机动车泊位的施划。城管部门采取边踏勘、边确认、边施划的模式,对符合条件的人行道应划尽划,视人行道实际现状,泊位采取直形和菱形的施划方式,最大限度施划空间。截至2017年8月30日,全市十二城区共计施划完成5929个非机动车泊位。

  在政府各部门和共享单车企业的密切协作下,特别是在杭州市18万市政人员的积极参与下,杭州市共享单车的整体秩序得到有效改善,单车“围湖”、“堵路”等现象明显减少,重点时点、地点的停放整齐有序。

附件: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