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专题专栏 > “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巡礼 > 媒体视角

“媒体看易地扶贫搬迁”系列报道之二十一:云南昭通靖安易地搬迁安置区规范“地摊经济”促进搬迁群众增收

发布时间:2020/06/23
来源:振兴司
[ 打印 ]

  编者按:易地扶贫搬迁是脱贫攻坚的“头号工程”和标志性工程,“十三五”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按照“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全力推进搬迁安置和后续扶持各项工作,取得的成效受到了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中央媒体和地方有关重点媒体的广泛关注和报道。为充分展现新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成效,现推出“媒体看易地扶贫搬迁”系列报道。

  “媒体看易地扶贫搬迁”系列报道之二十一

云南昭通靖安易地搬迁安置区规范“地摊经济”

促进搬迁群众增收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对于一个家庭来说这是天大的事情”。为不断拓展易地搬迁群众就业渠道,在实现“搬得出”的基础上真正实现“稳得住”,云南昭通靖安易地搬迁安置区以《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稳定经济运行22条措施的意见》为政策引领,多项举措规范安置区“地摊经济”,促进搬迁群众就业增收。

  一个地摊不仅解决了一个人的就业,还圆了一个家庭的增收梦。靖安安置区临时党工委(管委会)心系易地搬迁群众增收问题,按照“指定经营时间、指定经营地点、统一收费标准”的地摊经济运行原则,多部门联动,建立常态化整顿管理机制,将农贸市场和临时文化广场划出近“3米×3米”规格的200个摊位,释放“地摊经济”最大活力。给拥有一技之长的搬迁创业者提供舞台和平台,以搬迁群众创业带动搬迁群众就业,最大限度地发挥“地摊经济”价值和作用,解决了近200名在家搬迁群众的就业问题。

  截至目前,靖安安置区已经营业创收的183个摊位中,每日毛收入达到1000元以上的有21家,每日毛收入达到500元至1000元的有27家。有力提升了靖安安置区消费需求和收入水平,对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增加搬迁群众就业机会,提高靖安安置区搬迁群众的幸福指数发挥了巨大作用。

转自《人民日报》(2020年6月11日)

附件: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