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专题专栏 > 优化营商环境 > 地方动态

浙江衢州:加强政府合同履约数智监管 助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发布时间:2025/11/24
来源:法规司
[ 打印 ]

  浙江省衢州市从政府自身改革入手,创新开发建设政府合同履约监管系统,全面归集政府合同及履约信息,构建贯穿政府合同事前风险防范、事中履约检查、事后履约评价的全流程闭环监管新模式,为优化营商环境、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一、注重机制重塑,打造透明的政府合同履约管理体系

  (一)建立协同共管机制。制定《衢州市政府合同履约监管办法(试行)》,对政府投资、政府采购、招商引资、产业扶持等涉及的八大类政府合同加强监管。

  (二)建立履约研判机制。通过事前对投标人信用风险预判、事中对履约能力监管、事后对部门履职或企业履约行为分析,实现全生命周期管理,防止合同双方失信行为发生。

  (三)建立监督整改机制。建立不定期通报机制,根据合同平台备案情况和履约检查抽查情况,及时通报合同备案及履约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依职权督促合同承办单位或合同相对方落实整改。整改不好或情节严重的,提交市纪委监委约谈提醒、督促履约,实现部门失信不失控、政府合同不失管、违约责任不失纠。

  二、推行数智监管,营造公平的市场交易环境

  (一)“数智归集”实现合同监管智能化。通过系统对接等方式,归集政府及市级部门(含事业单位和市属国企、智造新城、智慧新城)签订的八大类合同(包括投资项目建设合同、招商引资合同、PPP战略协议等),实现智能化管理。系统与公共资源交易、数字营商、浙里办、信用平台等11个平台打通,对企业履约及时性、涉诉风险进行分析,做到合同全流程留痕、全数据共享。目前已累计归集合同信息46013条,推动492个逾期合同完成履约。

  (二)“三色预警”实现合同监管精准化。嵌入浙政钉提醒预警功能,通过系统数据共享获取企业域外信用风险信息,对合同签订审查、履约进度、履约风险实行“三色”(绿黄红)预警,通过抽取合同履约各节点信息,进行多维建模碰撞,实现全过程精细化动态管控,将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切实保障合同主体的合法利益。

  (三)“双向评价”实现合同效益最优化。开发“双向评价”模块,政府部门和企业可互评打分,实现双向评价。同时,整合12345政府热线、舆情监测、营商专班等监督资源,形成工作合力,规范合同各方主体行为,提升履约效益,实现合同双方互利共赢。

  三、强化多跨应用,构建高效的政府合同履约服务生态

  (一)“触发式”便捷支付。针对政府招商合同中包含对赌协议条款的,通过政府合同履约监管系统和财政支付结算系统直连,实现“触发式”结算,大幅减轻企业资金压力。

  (二)“保险救济”全程服务。开发政府合同电子化模块,探索实现线上审核、线上签约,引入保险救济,保障企业在发生风险时能尽快得到保险补偿,增强政府公信力,助力中小微企业纾困发展。

  (三)“云仲裁”化解纠纷。创新引入“云仲裁”纠纷协调机制,将未履约且有仲裁条款或达成仲裁协议的合同信息由系统自动推送至仲裁委,通过仲裁提前介入的方式快速解决纠纷,实现合同履约全过程闭环管理,有效降低合同法律风险,为民营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合同纠纷解决途径。

  (四)“合同信”增值服务。开发建设“合同信”模块,基于合同标的,探索“合同信”融资等增值服务新模式,通过模型自动测算企业授信额度,形成一批“白名单”,向金融机构推荐,为企业提供低利率纯信用的融资信贷产品,精准破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难题,切实保障合同主体合法利益。

附件: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