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航空口岸聚焦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推行“智慧旅检”服务模式,为出入境人员提供高效便捷的通关体验,助力营造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2025年1—8月,累计出入境旅客逾41.36万人次,同比增长23.2%。
一、查验服务一体化,通关效率持续提升
(一)打造“无感+无扰”通关模式。在入境环节,创新实施“手提行李+托运行李”、“双预检”模式,通过布设一体化智能查验通道,将体温检测、行李机检、核辐射探测等9项监管流程整合于200米通道内,利用旅客办理入境手续和提取托运行李的间隙,远程审图中心对通道内手提和托运行李完成机检判图,将入境旅客通关时间压缩至10秒,实现“免排队、免过机、零等待”。
(二)实行“海关+安检”协同模式。在出境环节,将海关机检与机场安检环节合二为一,对旅客手提行李进行“一次过检”、托运行李“一机双屏”联合查验,减少1道通关检查环节和2次排队等待。通过智能转运机器人将机检图像异常的行李自动转运至海关查验间,实现前置全判、后续精查,为入出境旅客提供“无感通关、无事不扰”的流畅通关体验。
二、口岸监管智能化,管理效能持续提升
(一)风险管控“无隙化”,精准“一次拦截”。在行李分离监管环节,构建“人与物”对应链,通过应用人脸追踪识别、射频识别技术(RFID),海关可清晰定位和掌握旅客位置,对存疑托运行李分类采取自动施加关锁(应税物品)、行李特征绑定(禁限物品)等管控措施,并在海关末端集中识别拦截区实施查验,实现手提和托运行李的“一次拦截”。
(二)监控中心“情景化”,匹配“最强大脑”。搭建旅检现场监控指挥中心,构建集监管场所全景展示、AI识别、多维数据展示、指挥调度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全流程监控体系,搭载智慧旅检运行监控系统,将卫生检疫、微小气候、核辐射监测、行李查验、人体查验、人脸识别等多个系统作业数据整合推送到智慧旅检运行监控系统,以数字化形式呈现在海关智能展示终端集控平台,实现旅检全业务领域统一指挥、全景监控、综合管理。
三、服务保障个性化,旅客满意度持续提升
(一)查验通道人性智能,通关流程顺畅高效。出入境查验通道通过配备智能人工验证台、可升降查验台等先进设备及系统,集证件信息采集鉴别、生物信息核验比对、旅客辅助查验、外语翻译、应急通信联络、前后台联动等多元功能于一体,可实时准确提供143个国家和地区的70多种语言翻译服务,符合条件的旅客将有效出入境证件放入快捷查验设备,按照提示完成相关操作即可快速通关,大幅提升通关效率。
(二)抵离服务贴心靠前,涉赛通关安全有序。充分发挥“智慧旅检”模块化功能特点,在哈尔滨2025年第九届亚冬会期间,对涉赛群体和普通旅客实行“分区域”监管、“分通道”验放、“分时段”引流,在旅客流线上增设靠前服务点、专用通道标识和抵离路线指引,对团组国别设置双语播报和智能翻译机,指引团组自助通关。针对亚冬会冬季两项比赛用枪查验,采用“双人双岗核验+全程视频记录”模式,严格执行枪弹分离、人证对照、清单核查等程序,确保比赛用枪及子弹安全快速通关。亚冬会期间共为5.1万人次出入境人员及300余架次航班提供全方位保障服务,实现抵离通关“零滞留、零延误”目标,为服务国际大型赛事活动探索成功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