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专题专栏 > 优化营商环境 > 地方动态

全面助力打造营商环境综合示范区,上海浦东城管发布“10项制度”

发布时间:2023/03/28
来源: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
[ 打印 ]

  浦东正全力推动营商环境整体质量实现新的更大跃升。3月21日,浦东新区城管执法局发布《浦东城管助力打造营商环境综合示范区实施意见》,聚焦实施包容性执法、开展审慎监管、坚持综合服务、强化规范行政等4大维度,制定“减免责”清单、“诉转案”复核、价值判断正向引导、差异化监管、分类分级监管、综合监管、精准普法、告知承诺、专员联系、全过程执法规范等10项制度,全面助力浦东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对于“10项制度”中的“综合监管制度”,比亚迪4S店(康桥店)负责人深有感触。目前,浦东城管充分发挥综合执法优势,对涉及多个执法领域的监管对象,实行一支执法队伍综合监管,推进执法监管“综合查一次”,实现对监管对象的干扰最小化。汽修就是率先启动综合监管模式的行业之一。

  “过去,我们店的业务涉及到危废、有机物排放、修理等内容,监管部门就对应了生态环境、水务、交通等多个领域,现在实行综合监管,我们只需对接一支执法队伍,也更加全面地了解法律法规,对于企业的经营发展帮助很大。”该负责人表示,对于企业来说,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检查次数明显降低了,合法合规经营的底气更足了。

  在全面梳理执法事项的基础上,浦东城管优化执法监管工作机制,以精准监管促进法治化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与“综合监管制度”的设计出发点相同,差异化监管制度依据新修订的《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结合浦东实际,按照不同区域、不同时段和不同标准的差异化特性,落实《浦东新区临时摊点设置管理办法》,体现城市“烟火气”。前不久,针对书院镇某工地门口长期存在游商摊贩占道的现象,浦东城管开展集中整治的同时,牵线搭桥帮助摊贩转型为正规商户经营,疏堵结合化解市容难题。由此可见,浦东城管的“10项制度”聚焦开展审慎监管,实现了既精准又高效。

  此次“10项制度”还强调包容性执法,以体现有尺度、有温度。近年来,浦东城管始终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坚持凡事要多作“应不应该办”的价值判断,不能简单地只作“可不可以办”的技术判断,实施包容性执法,彰显行政执法的尺度与温度。

  比如,实行“减免责”清单制度,规范实施市容城建、房屋管理、生态环境、交通运输、土地规划等领域轻微违法行为的免罚轻罚。在执法实践中,浦东城管结合浦东改革实际,注重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等实施包容执法。而对于价值判断正向引导制度,浦东新区城管执法局负责人表示:“我们将鼓励一线执法队员探索创新案例,在执法过程中坚持价值判断原则,做到遵守法律、遵从常识、遵循良知,彰显执法温度,体现人性关怀,努力实现法理情、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统一。”

  值得一提的是,“10项制度”还将坚持综合服务和强化规范行政作为重点,通过实行精准普法制度、告知承诺制度、专员联系制度和全过程执法规范制度,打通服务企业的“最后一公里”,提升执法办案的规范化、专业化水平。已经实现鲜食全产业链的上海某绿色食品(集团)公司正加快市场布局,对于浦东城管的综合服务,集团相关负责人感受明显,“相比事后处罚,事前的精准普法,可以让企业少走弯路。”他说,公司新开门店的速度非常快,涉及店招店牌、物流运输等事项也比较繁杂,“城管上门指导,帮助我们规范化操作,也降低了企业的经营成本。”

  下一步,浦东城管将持续聚焦“依法治业、以法兴业”,全方位落实营商环境综合示范区“10项制度”,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作用,为引领区营造更加高效便捷、开放便利、公平竞争的市场发展环境提供最优法治保障。

附件: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