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专题专栏 > 优化营商环境 > 地方动态

天津市静海区推进企业开办“审核分离”基层全覆盖 有力激发乡镇经济发展活力

发布时间:2022/09/23
来源:天津市人民政府政务服务办公室
[ 打印 ]

  近年来,天津市静海区作为天津市企业开办登记初审和电子签名复核“审核分离”试点,实现了企业登记“就近办”“多点办”。2022年7月,天津市静海区将企业开办初审权限下放至各乡镇和园区,实现企业开办“审核分离”区域全覆盖。权限下放以来,各乡镇、园区累计完成网上审核767件,解答企业开办咨询1500余次,申请人在家门口就能申领执照开办企业,进一步激发了乡镇经济发展活力。

  一、延伸基层,就近办理

  一是下放权限,推进审核有序衔接。通过前期细致走访调研,倾听企业反馈问题、了解基层现实需求,天津市静海区逐步将企业登记注册纳入基层政务服务体系。区政府成立专班,区政务服务办会同区市场监管局精心制定方案、具体实施推动,各乡镇人民政府、园区管委会密切配合,实现基层“一支初审队伍”就近服务,区级“一支复核队伍”在线复核,并由一张“企业设立登记流程跟踪表”和一个“企业开办‘审核分离’工作群”流畅衔接起基层初审和区级复核两个环节,以“四个一”的高效工作闭环有序推进审批权限分批下放至各乡镇、园区,确保审核衔接不断档。

  二是加强培训,打造素质过硬队伍。精选培训人员,由各乡镇、园区选派业务骨干作为初审队伍成员;精选培训内容,针对企业开办受理条件、承诺时限、办理程序、申报资料及工作中的易错信息和薄弱环节进行系统化培训;精选培训方式,采取“理论授课+电脑实操”和“集中培训+结业考试”的方式,建立起线下学习、现场指导及线上咨询相结合的常态化培训机制,打造一支业务素质过硬的初审队伍,确保基层初审“接得住、办得好”。

  三是严格履职,保证审核标准统一。从工作流程入手,坚持明确环节、厘清责任、确保效率。初审、复核、出照、发照均通过《企业设立登记流程跟踪表》签字确认,既减少了企业登记注册过程中的行政风险,又确保了全区企业开办登记审核标准的统一,有效保证了企业设立登记0.5个工作日的审核时限不打折扣。

  二、创新举措,健全机制

  一是推行标准化模式实现一站办理。依托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整合审批资源,打破部门行政藩篱,在天津网上办事大厅实现企业登记“一项业务一个套餐”的前提下,通过前期业务培训,进一步统一全区企业开办登记要件、审核标准、帮办服务等内容,形成完整、规范、统一的企业开办标准模式,让申请人进门就能“选套餐、办执照、开公司”,真正做到“一件事一站办”。

  二是锚定便利化目标实现精简办事。组织各部门从申请人角度出发“走完全流程、办完一件事”,在确保登记要件、严守审核时限的基础上进行企业开办“流程再造”,服务大厅“窗口再造”,帮办代办“服务再造”,着力打造环节简、跑动少、服务精的极简审批环境,确保申请人在区内任一乡镇便民服务中心,通过任一企业开办综合受理窗口即可通过“一认证二填报三签名”三部曲顺利完成企业开办。

  三是坚持高效化导向实现科技赋能。通过“办小助”企业办事导航的咨询小切口打造“智能问答”登记咨询新模式,申请人可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通过微信小程序一触即得获取在线指导。依托网上登记平台,申请人可全程在线操作,实现全流程无纸化登记。在大邱庄镇综合便民服务中心引入商事登记智能工作台,申请人可通过人脸扫描实现一键式自主打印营业执照,初步形成“智能问答+全程网办+自主打照”的智慧登记新模式,已累计打印营业执照1100余次。

  三、优化服务,创品提质

  一是擦亮优化营商环境“金字招牌”。在队伍管理上突出“严”字,通过明确人员、压实责任、细化考核,打造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服务人员队伍;在办事效率上突出“快”字,对承办件在保障登记质量的基础上加快办理,充分挖掘基层就近指导优势,对企业开办过程中存在问题的主动联系、及时指导,以“指导前移”提升登记效率;在服务质量上突出“优”字,通过预约服务、延时服务、上门服务等多措并举,全力提升服务的软硬实力。

  二是深化爱商敬商便商“亲情服务”。在企业登记受理工作中,坚持服务企业常态化、服务内容个性化、服务品质亲情化、服务机制长效化。一方面,将企业开办登记指导、帮办代办作为营商环境建设的重要一环,以专业、优质的常态化“亲情服务”开展企业登记指导工作。另一方面,根据企业的不同需求,有针对性提供经营范围选择、章程拟定等个性化企业登记指导服务。

  三是拓展基层政务服务“品牌内涵”。完善乡镇便民服务功能,延伸服务触角,将行政审批服务向基层纵深推进。坚持以企业反馈和办事体验感为依据,动态调整和完善企业设立登记工作细节,积极践行“导办、帮办、代办、兜底办”服务理念,打造更优质的服务平台,有效激发各乡镇、园区开展招商引资、落实产业政策的主动性。自审核分离实施以来,各乡镇、园区共计吸引外地股东投资设立企业330户。

附件: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