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例摘要
近年来,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深入推进,五华区积极开展政务服务改革探索和创新实践,政务服务便捷度和群众获得感显著提升。但企业和群众异地办事仍面临不少堵点难点问题,“多地跑”“折返跑”等现象仍然存在。为此,五华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政务服务“跨省通办”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0〕35号),创新政务服务新模式,于2020年11月17日通过视频连线,在全省率先与四省六地政务服务部门共同协商并签署了《政务服务“跨省通办”结对共建协议》。推进政务服务跨省互通,协同发展,形成政务服务联合体,提升人民群众对政务服务的获得感、幸福感。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多方共同商议,达成合作共识
作为转变政府职能、提升政务服务能力的重要途径,五华区围绕教育、就业、社保、医疗、养老、居住、婚育、出行等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异地办事需求,积极主动对接联络重庆市九龙坡区、新疆石河子市、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四川省乐山市夹江县、四川省广汉市,并就创新政务服务合作方式、加强政务服务改革协同、探索智慧网络共享、促进公共服务事项异地办理、开通企业服务“绿色通道”、推动异地“视频审批”、探索企业异地注册、加强信用查询合作等8个方面达成共识,通过视频连线签署《政务服务“跨省通办”结对共建协议》,在全省率先实现政务信息共建共享,促成四省六地“跨省通办”,便利群众异地办事,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截至2020年12月30日办理跨省事项“居民身份证异地换领、补领”443件,“营业性演出审批”1件。
(二)深化革故鼎新,创新“跨省通办”服务方式
五华区进一步延伸政务服务跨省互通范围。沈阳凡创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的郑先生通过省政务服务平台公开信息了解到五华区“跨省通办”服务模式后,“跨省通办”窗口工作人员主动与其联系,及时对接审批部门完成审批并将结果物通过邮政快递的方式寄给郑先生,仅4个工作日在沈阳的郑先生就办结了《同意从事经营性演出活动的批复》业务,获得了郑先生的好评。这一新模式的成功探索,扩大了五华区“跨省通办”的地区及事项范围,极大地为企业节省了办理时间、办理成本及跑动次数。
(三)以满足群众需求为导向,延长“跨省通办”服务时间
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五华区进一步明确了政务服务“跨省通办”也要实现晚上和周末能为市场经营主体和人民群众服务的工作目标。事项办理的范围包括市场准入、税费申报与缴纳、社会保险、医疗保险、婚姻登记、生育收养、出入境证件受理与领取、居民身份证受理与领取等政务服务事项,做到平时工作日能办理的事项,在下班之后和周末都能办理。在明确目标后,及时制定方案,于2021年1月6日正式开展五华政务“周三夜市”及“周六晨办”工作,满足市场经营主体和群众办事需求,进一步延长了“跨省通办”的时间,充分展示五华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的态度与决心。自推行“周三夜市”“周六晨办”以来,共在延时服务期间办理各项业务220余件(其中涉及企业开办29件、人社医保148件、民政17件、公安19件、其他审批综合受理8件),获得了市场经营主体和群众的高度认可。
三、案例启迪
五华区在全省首家实现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周三夜市”及“周六晨办”,让政务服务围着办事群众转,体现了良好的政务服务形象,更是为人民服务理念的具体体现。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就是要躬身倾听群众的声音,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并不断转变和改进政务服务方式。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周三夜市”及“周六晨办”的推行让政务工作更加贴心,让政务窗口更有温度,让政务服务更显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