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天然气迎峰度冬工作的有关要求,山东省采取多项措施加强供应保障,确保迎峰度冬期间天然气供应安全稳定。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天然气供需情况
(一)基本情况。2013年11月下半月至2014年3月上半月,山东省天然气供应量约为30.7亿立方米,同比增加约5.9亿立方米,增幅19.2%。其中,中石油供应19亿立方米,同比增加约4.7亿立方米,增幅32.9%;中石化供应8.8亿立方米,同比增加0.7亿立方米,增幅8.6%;中海油供应2.2亿立方米,同比减少0.1亿立方米,降幅4.3%;外购CNG、LNG等其他渠道供应约0.7亿立方米。
(二)主要特点。供需缺口仍然较大。与2012年相比,中石油、中石化均不同程度的增加了向山东省天然气供应量,但增长速度远低于需求的增长,存在较大缺口。迎峰度冬期间,全省天然气需求量约38亿立方米,日均约3200万立方米,与实际供气量相比,缺口约7亿立方米,日均缺口约600万立方米。居民用气增长较快。从全年来看,全省消费天然气85亿立方米,其中居民、公服、工业、车船用气比例约为28.9:13.3:40.9:16.8。与上年相比,居民用气增幅约8亿立方米,增长较快。其他用气基本与上年持平。
二、主要应对保障措施
近年来,山东省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天然气消费需求快速增长,稳定保供压力越来越大。特别是随着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全面推进,各地用气需求超常规增长,供需矛盾更为突出。面对这种形势,山东省从增加有效供给、强化需求侧管理等方面入手,多管齐下,统筹做好迎峰度冬期间天然气稳定供应工作。主要采取四个方面措施:
一是积极加强资源衔接,增加有效供给。加强与三大油气公司的沟通,充分发挥山东省天然气市场优势,以市场换资源,协调追加对山东省的供气量,努力实现多气源联供,提高供应保障水平。在全国天然气迎峰度冬会议期间,山东省与三大油气公司就天然气供应气量问题专门进行了衔接,争取增加向山东省供气计划。
二是采取多种措施,增加资源储备。一方面,充分发挥现有LNG、CNG等储气设施的作用,在冬季来临前,要求城市燃气经营企业和用气企业按储备能力的最大值储备;另一方面,要求各管道天然气企业在管道设计运行压力安全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加大管道储气能力,确保冬季用气紧张时可以稳定供应。
三是加强需求侧管理,确保居民生活等重点用气。制定了不同供应水平下的有序用气方案,并要求各地要切实落实气源合同,有序实施“煤改气”项目。在供气紧张时适当压减工业用气,对重点用户实行计划定额供气。推行各种节约用气措施,压减不合理用气需求,合理配置资源,鼓励用户节约用气、错峰用气。
四是完善监测和应急体系,提升应对能力。加强天然气市场预测,及时掌握输、用气情况。制定三级压减预案,按照“保民生、保重点、保发展、保稳定”的总体要求,及时采取措施,应对突发事件。积极协调中石化,将中原油田新投用的文96储气库作为冬季用气高峰期间的应急保障气源,提高山东省应急保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