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专题专栏 > 天然气迎峰度冬专栏 > 2013年天然气迎峰度冬

湖北省2013年度天然气迎峰度冬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14/04/25
来源:经济运行调节局
[ 打印 ]

湖北是一次能源资源小省,又是能源消费大省,“缺煤、少油、乏气,水电资源开发殆尽且来水不均”是湖北能源的基本状况。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能源需求快速上升,能源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能源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湖北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几年湖北多次出现“气荒”,造成经济损失很大、人民群众生活诸多不便。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在天然气冬季用气高峰到来之前,未雨绸缪,及时召开全国天然气迎峰度冬供应保障协调会,指导和部署迎峰度冬用气安全工作。湖北省在供气总量有限的情况下,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要求,在中石油、中石化等企业大力支持下,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天然气供应安全。

一、2013年湖北天然气供需情况和用气结构特点

湖北省从2004年底开始利用管道天然气,经过9年多的发展,全省17个市、州、林区全部用上了天然气,天然气产业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但由于近年湖北用气季节性紧张成为常态,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用户的发展和天然气市场培育。2013年全省天然气消费总量为31.9亿立方米,2012年增长16.4%,其中:中石油供应26.4亿立方米,中石化供应5亿立方米,自产气0.5亿立方米。湖北省去冬今春(20131115-2014315日)天然气消费总量12.9亿立方米,日均天然气消费量1069万立方米,较去年同期增长25%,其中2014219日高峰日用气量达1300万立方米。用户结构主要为优先类和允许类,其中:居民占35%,公服商业占15%,工业用户占30%,CNG汽车用户占15%,热电联产占5%

二、迎峰度冬采取的主要措施

湖北省特别是武汉市近年多次出现冬季用气高峰期用气紧张局面,湖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要求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未雨绸缪,及早谋划,科学调度,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应对,确保湖北省天然气供需平稳、安全。经全省各个部门及相关企业共同努力,去冬今春湖北省天然气供应总体平稳有序,各类用户用气基本未受影响。湖北迎峰度冬期间稳定天然气供应的主要措施如下: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应急保障机制。省能源局成立天然气保障应急办公室,省能源局负责同志任主任,各相关部门、重点供气企业负责人任成员,加强组织领导,统一调度,协调保障全省天然气供应。

二是加快储气调峰设施建设,提前落实各项保供措施。20131月,省发改委、省能源局召开全省天然气工作会议,要求加快推进省内区域性及城市燃气储气调峰设施建设,结合本地实际,上报本地区储气调峰设施建设方案。201310月,武汉市安山液化天然气储备基地、潜江液化天然气储罐等项目建成并开始储气,荆门建立LNG应急调峰气化装置,其他市州也都编制完成储气调峰设施建设方案并上报省能源局。2013116日,湖北省能源局召开全省天然气迎峰度冬保供工作会,传达国家发改委会议和文件精神,部署全省天然气迎峰度冬保供工作。20131128日,湖北省下发了《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确保全省天然气安全稳定供应的通知》(鄂政电[2013]128号),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强化供需平衡、加强运行监测、强化规划指导、加快基础建设、完善价格机制、加强宣传引导、明确相关责任等各项措施,保障湖北省迎峰度冬天然气安全稳定供应。

三是加强需求侧管理,确保居民基本用气。20141月中旬和2月中旬湖北省全省气温骤降,居民采暖用气量剧增,用气缺口加大。219日全省用气缺口约300万立方米,其中武汉市供气缺口约100万立方米。各地在用气高峰来临之际,根据本区域应急预案和“三保”原则,压减可中断用户气量,紧急情况下启动储气调峰设施,保障居民正常生活用气不受影响。湖北省近几年大力推动各地储气调峰设施建设,在今年的天然气保供工作发挥成效。如武汉安山LNG储备基地在去冬今春天然气保供中发挥巨大作用,累计向武汉城市管网补充气量300万立方米左右,保障了武汉市居民生活、采暖、公共服务及出租车正常用气。

四是舆论引导,积极开展宣传。在冬季用气高峰时期,报纸、互联网、广播、电视等各种媒体客观报道天然气供需情况,加强公众对天然气稀缺性的认知度,宣传天然气用户节约用气措施,正确引导消费观念。

附件: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