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本市天然气供应在中石油、中石化的大力支持下,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保民生、保稳定、保重点、稳增长”的总体要求,针对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产气量持续下降、中石化气量供应不足等实际情况,积极协调气源,加强需求侧管理,精心组织,科学调度。确保了民用、CNG等用气需求,基本保证了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用气需要。特别是在7月中旬中石油中贵线南部分输站通气后,本市的供气形势得到了根本性好转,并通过合理调度,利用中石油气源补充了中石化供气不足的缺口,全市所有企业用气得到较好保障。
一、今年1-9月全市天然气消费概况
1-9月,全市用气总量为51.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5.9%。其中:中石油供应37.9亿立方米,同比增长5. 7%;中石化13.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58.6%。按用气类型分:民用气14.8亿立方米,增长12.1%;CNG用气5.3亿立方米,增长2.1%;工业用气31.4亿立方米,增长20.5%。
二、今年1-9月全市天然气运行特点
(一)全市天然气消费总量快速增长。1-9月,全市累计消费天然气51.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5.9%,增速较去年同期(6.8%)上升了9个百分点。今年以来,本市天然气消费量1-9月分月增速分别达到14.9%、29%、6.0%、11.3%、18.4%、16.8%、14.6%、15.3%、18.3%,消费总量持续增长。
(二)民用、CNG等民生用气得到有力保证。随着本市城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民用、CNG等民生用气需求量大幅上升。在运行调度方面,本市重点监控民生用气的保障,在供气有缺口的情况下,优先满足民用、CNG的用气需求,今年本市彻底消除了CNG加气站排长队加气现象,受到出租车、公交车主管部门及车辆驾驶人员的广泛好评。
(三)工业用气大幅增长。今年以来,在中石油、中石化的大力支持下,本市的气源保障能力得到增强,特别是在中石化普光气田大湾区块和中石油中贵线分别于5月、7月实现投产和气源下载后,及时给本市增供了气源,使一批建成长期无法投产和无法满负荷生产的企业,产能得到发挥,在今年宏观经济形势不太乐观的情况下,为本市工业经济保持平衡较快增长提供了有力的支撑。1-9月,工业累计用气31.4亿立方米,增长20.5%,是近五年增幅最高的年份。在消费结构中所占比重(60%)也远远超过其他用气行业水平。
三、今冬明春天然气供应形势分析
今冬明春本市天然气将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速,全市最大日需求量在2700万立方米以上,其中:城市燃气将会大幅增长,需求将达900万立方米/日,较目前增加500万立方米/日左右;CNG需求250万立方米/日;工业用气需求1550万立方米/日。目前,中石油、中石化每天供本市总量维持在2200万立方米左右(其中: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每天供应约1650万方左右、中石化每天供应约550万方左右)。因此,在冬季用气高峰时段,还需增供500万立方米,达到2700万立方米,其中:中石油供2000万立方米(增加350万立方米),中石化供700万立方米(增加150万立方米)。
四、迎峰度冬的应对措施
(一)继续加大天然气总量的协调力度。一方面与西油公司一起积极向中石油集团公司反映,争取得到中石油集团公司的支持,在冬季用气高峰时期,保留中贵线和忠武线的输气不减,确保川渝地区的供气总量;另一方面,加强与中石油西油公司和中石化天然气公司的协调和沟通,在气源分配上向本市倾斜。
(二)编制并实施迎峰度冬调控预案。针对今冬明春可能出现的供气缺口,继续按照“保民生、保稳定、保重点、稳增长”的要求,根据不同的供气缺口,制定调控方案。当供气出现缺口时,分时段、分片区压减一般工业用气,保证民生用气和重点工业企业的正常供应。
(三)充分利用储气设施提高储备能力。针对迎峰度冬天然气需求量的大幅增加,本市加快了推进实施液化天然气储备的准备工作,除利用现有液化天然气储气设施储气外,在主城分散建成了多个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和气化站,这些液化天然气储气能力在冬季可达到100万立方米以上,主城自主调峰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城市燃气安全用气得到进一步保证。
(四)加强舆论引导和推进全民节约用气。在冬季用气高峰期间,加强与新闻媒体的协调,通过舆论引导,争取老百姓和企业的理解和支持,及时化解矛盾,避免诱发影响社会稳定事件的发生。同时,加大节约用气宣传,号召全民节约用气,要求各大宾馆及商业场所使用天然气采暖的温度严格控制在18度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