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专题专栏 > 数字化转型伙伴行动 > 转型案例

赤峰借助大数据开展智慧城管建设

发布时间:2020/08/12
来源:高技术司
[ 打印 ]

  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政府对于各部门地理信息数据共享的需求不断增强,赤峰市智慧城管指挥中心近年来借助大数据、互联网+等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深入研究了智慧城管平台的建设思路、建设模式及建设内容,并先后推进了城市地理信息资源统筹、城市部件属性全息感知、城市三维建模与仿真等相关工作,极大助力了城市管理效率的提升,使赤峰市的城市管理实现“网格化定责、全方位覆盖、零遗漏管控”的发展目标。

  一、创新举措

  (一)加强城市地理信息资源统筹

  赤峰市智慧城管指挥中心顺应本地智慧城市建设思路,站在城市智慧化管理的高度,前瞻性的开展了“中心城区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建设。系统整体设计以服务智慧城市、建立市级地理信息共享平台为目标,以空间、地物、时间轴全要素、全生命周期管理为理念,以地上、地下空间一体化信息解决方案为抓手,以相关部门、企业与社会公众为服务对象,建成了赤峰市地理信息数据和服务唯一平台,全面开展综合地理信息服务与共享。平台采用了“3S”、多网融合、三维仿真、数据挖掘等现代信息技术,建立起集业务流、应用系统、信息资源整合与服务、网络设施及其安全保障一体化的综合信息体系,打造了一中心多平台、多图融合、多网融合的应用模式,为城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管理、城市部件管理、地下管线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大大提高政府办公效率。

  (二)推动城市部件属性全息感知

  赤峰市智慧城管指挥中心对赤峰市中心城区120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基础地形数据、城市部件数据和地下空间数据进行了普查、加工、建库,形成了本地独立坐标系、国家2000坐标系下的多套数据成果。建筑物方面,包含了近14万幢建筑物建基础属性数据;城市部件方面,包含了井盖、路灯、道路交通、市容环境、园林绿化、房屋土地等30万部件的属性数据;管线方面,全面摸清了中心城区地下综合管线的走向,涉及5543公里地下综合管线属性数据。

  (三)开展城市三维建模与仿真

  赤峰市智慧城管指挥中心利用城市三维虚拟仿真技术,建立地上、地下三维模型,覆盖面积65平方公里,涉及中心城区内所有地下管线。三维仿真系统使管理者能够在虚拟的三维环境中,用动态、交互的方式对城区进行身临其境的全方位审视,感知设计空间的合理性,评价现有城市管理手段对现实环境的影响,从而提高城市管理效能。此外智慧城管指挥中心结合城市管理实际需求开发了建筑模型立面面积、楼距量算、日照分析、通视分析、淹没分析等一系列辅助功能,为各类工程项目的施工提供了有力指导。

  二、建设成效

  (一)全面实现地理信息资源共享应用

  在地上、地下、地物、部件、历史、现状、二维、三维各种大数据支撑下, 城管指挥中心将城市管理各行业的实时数据汇集入庞大的智慧城管大数据库,形成完善的数据资源体系,并通过统一采集和系统接口等渠道,实现对数字城管现有海量数据的分析挖掘,得出各领域评价数据,为城市管理提供决策支持。同时极大改善了以往基础地理空间信息数据多部门分布、条块分割的管理模式,解决了数据内容、格式、坐标系统、定位精度各不统一的问题,防止各个部门重复建设及形成数据孤岛,最大限度地推进了地理信息资源共享应用。目前已纳入 26 个城市管理相关部门单位,11 个市级部门、4 个区级部门、9 个区二级部门、2 个区指挥中心,全市城市管理相关部门形成大联动之势。

  (二)大幅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赤峰市智慧城管指挥中心的相关工作实现了城市管理由被动管理型向主动服务型转变,由粗放定性型向集约定量型转变,由单一封闭管理向多元开放互动管理转变,有效利用信息化手段(比如全天候视频监管、精细化网格信息采集、人工车辆巡查相结合、12319市民举报热线电话等多项措施)大幅提升城市管理水平,重塑了城市管理新形象。相关工作开展以来,监管城管事件7大类98小类,包括市容环境、施工管理、突发事件类等,监管城市部件7大类114小类近30万件,包括公共设施部件、道路交通部件、园林绿化部件等,共处理案卷 71万余件,立案率和派遣正确率均达到 100%,有效实现了中心城区120平方公里范围的全覆盖、精细化管理。

附件: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