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制造业门类齐全、服务业业态众多,无论是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还是服务业向制造业反向延伸,都有广阔空间。尤其是以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进一步加速了产业融合进程。浪潮集团、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海尔集团等两业融合试点企业,全力推进产业数字化、服务化和融合化发展,不断探索两业融合新路径,促进两业耦合共生。
一、浪潮集团:以智能制造打造“平台+生态”的模式
(一)加快服务器制造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浪潮集团结合自身先进制造能力,以两业融合发展深化联合开发合作模式,以与用户产业链融合为手段,依托智能生产基地以及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通需求、研发、生产、交付环节,融合供需业务链。
(二)深化业务关联,提升平台核心能力。浪潮集团结合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采用容器化、微服务化的云原生架构,强化了浪潮全流程数字化解决方案的核心能力。推动采购、制造、销售、消费信息交互和流程再造,加强解决方案在机械制造、能源、建筑、医药等浪潮优势行业的融合创新,形成各有侧重、各具特色的智慧服务。
(三)延伸产业链条,注重生态构建。浪潮集团立足于数万家供应商资源和合作伙伴的采购生态圈,建立基于“互联网+供应链”模式的采购管控、金融服务、电子商城、差旅服务等综合性服务的一体化互联网平台,强化浪潮作为创新型龙头企业引领作用,推动企业上云、上平台,促进企业间紧密互动联合,形成产业链一体化发展的创新体系,形成多点辐射、放大倍增的带动效应。
二、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两业深度融合打造智能制造全产业链
(一)推进建设智能工厂,推动制造环节质效提升。北自所深入开展智能制造技术研究,建设智能化数字工厂。利用自有的设计知识库和数字化、智能化设计系统,实现产品的协同设计,并通过虚拟运行实现结构、性能、功能的模拟、仿真与优化。
(二)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建设“智能化系统集成应用体验验证中心”。北自所通过对技术、知识、人才等要素资源的整合,打造“互联网+”协同制造集成应用模式:通过构建智能化生产系统、网络化分布生产设施,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开发智能工厂仿真规划系统,为行业提供标准、咨询、解决方案等服务,完成智能制造装备检测验证;打造智能制造综合型应用人才的培训和培养平台。
(三)积极发展共享生产平台,助推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水平提升。北自所为各类智能终端提供接入服务,实现数据的集成、共享和分析处理。打造云服务平台体系,建成多元化服务平台,为行业内企业提供研发设计、控制优化、设备管理、质量监控、云端业务支持与设计资源共享等服务。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共享平台,推广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和应用,提供数据分析服务。
(四)强化研发设计服务和制造业有机融合,提升总集成总承包水平。北自所瞄准制造业企业在生产活动中的关键环节和突出短板,打造“一体两级”研发体系。以物流系统解决方案为核心,整合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等各环节资源,在化学纤维、玻璃纤维、制造业、食品冷链、医药等领域延伸智慧物流,同时为相关企业提供从设计咨询、设备选型到安装调试、交付使用的全部服务。
三、海尔集团公司:多业态、多场景、多品牌打造物联网生态体系
(一)推出智家定制平台,实现全流程定制服务。海尔集团打造可覆盖家电、家装、家居、家生活的三翼鸟平台,高效整合智能家居资源,平台连接海尔智家全屋全场景方案库,支撑海尔智慧家庭定制服务的全链合作生态,已正式步入生态共创、数字化、自下而上用户参与的3.0时代。企业将线上平台与线下体验中心结合,为用户提供空间定制、产品定制、服务定制的“一站式”场景消费体验。推动制造业向服务业延伸融合,将生活服务延伸到家电的全生命周期,打造了食联、衣联等线上线下融合服务模式,用户通过家电联通云端服务资源,在家就可享受衣食住娱全场景优质服务。
(二)打造“产品+服务”的智慧园区服务模式。海尔集团以智慧园区方案输出为牵引,基本形成了产业智慧生态整合的“产品+服务”服务模式。一方面,实现研发、设计、运维等服务与生产制造环节整合、生态共融,打通智慧软硬件等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到“产品+服务”输出的全通道格局,在业内树立海尔两业融合典型方案;另一方面,随着智慧园区方案输出,通过为园区企业提供领先的智慧生态基础及定制化升级服务,驱动智慧园区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的融合发展。
(三)打造“统仓统配”的智慧物流服务模式。海尔集团从全流程、全场景、全生态三方面加快推动“统仓统配”模式落地。在全流程服务上,通过对整体供应链的优化,为不同行业提供定制化的供应链管理解决方案。在全场景服务上,围绕用户多层次场景,为用户提供了从产品方案到场景方案的新体验。在全生态服务上,通过协同各节点资源,搭建起“创造价值—传递价值—分享价值”的循环体系,形成物流行业共享、共创、共赢的生态服务体系。
(来源:《两业融合—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