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专题专栏 > 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试点单位典型经验做法 > 试点企业

“制造+服务”塑造发展新动能

发布时间:2023/06/30
来源:《两业融合--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 打印 ]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不断演进,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趋势越来越明显,从单一生产制造向“制造+服务”模式转变,成为制造业企业转型的重要方向。国家发展改革委确认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简称“两业融合”)试点企业中,徐工集团、先河环保、中车四方等企业,积极探索融合发展新业态、新模式,积极推动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的转型升级,形成一批可复制的两业融合发展新路径。

  徐工集团:打造面向全球的工程装备解决方案一流服务商

  以研发创新增强制造能力硬核水平聚焦徐工产业发展的重大战略性产品利用企业研发技术中心等研究平台快速解决市场急需关键零件和重要零件推动徐工马达、泵、电池包、电机等新产业布局加快推进系列多档箱、港机变速箱、大型矿用减速机产品、G2断开式驱动桥、系列成套化液压系统和AP280柱塞泵的批量配套应用。持续跟踪已完成的25类通用件落地实施情况新增驾驶室骨架结构型材、玻璃、密封条等通用件统型研究走出了一条自主摸索、技术引进、自主创新的产业技术发展之路。

  (二)以数字技术打造全价值链智慧化服务体系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基础上建立智+系列供应链信息化平台实现数字技术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供应链、销售、服务等各环节的全面覆盖、渗透融合和综合集成建成面向全球的全价值链一体化的智慧徐工蓝图。

  以精准融合实现服务链价值链协同高效发展在现代供应链方面驱动供应链资源降低供应链运营成本。优化全球数字化供应链系统应用补齐供应链管理短板推动供应链管理体系标准化、规范化、流程化、制度化、数字化五化能力提升。在金融服务方面不断强化对上下游用户的支持推动金融科技迭代升级将产业链全数字化系统与智能风控模型系统有机融合打通产业链金融与终端客户间的最后一公里。在电商平台方面推进“丝路电商”项目建成“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智慧运营渠道体系打造线上爆款满足客户多样化采购需求。

  二、先河环保:环保设备制造向“生产+服务”转型

  聚焦技术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持续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建立了国家工程实验室、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国内各大院校建立紧密的技术合作加速科技成果的研发与转化形成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开发出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共拥有专利189项、软件著作权257项含子公司。基于物联网与大数据技术创新性搭建了集感知、预警、监测、监管、分析、决策于一体的智慧生态环境精准管理信息化平台依托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等前沿技术构建生态环境治理大脑实现城市环境的智慧化监测。

  打通关键环节推动全产业链多元化发展打通关键环节向下游延伸生态环境全产业链综合服务利用物联网技术布置小、快、灵的微型空气、水环境监测传感器实现精准溯源。利用大数据综合气象数据、地理信息数据、多种环境质量模型等实现环境问题分析研判并实时提供管理咨询、管控与治理方案。

  强化数字赋能推动产品智能化、个性化、服务化发展打造环保管家信息化平台综合运用5G、遥感、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模型算法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传统环境监测+大数据信息化深度融合。推出环保管家服务模式提供一企一策个性化解决方案和个性化设备定制实现由提供产品向提供产品+服务模式转变。

  三、中车四方:数字赋能推动轨交车辆多元化发展新模式

  强化智慧赋能建立城轨运维新模式聚焦用户需求增加客户黏度大力推进城轨行业关键核心业务体系的智能智慧化建设。通过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实现车辆运行监控和部件的故障诊断和故障预测提前预判故障发生可能性并采取相应措施保证车辆安全运营。通过车辆运行监控、故障诊断预测和健康评估等系统减少非计划故障停车确保车辆安全正点运行。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实现故障管理体系化、运维服务信息化和运维作业标准化提升旅客服务感知确保车辆安全正点和提升旅客乘坐舒适度。

  创新场景应用提升精益与柔性生产能力聚焦生产智慧场景落实精益管理和制造协同理念围绕工位“七零”管理和“八大”浪费建立S3QDCIT设备、安全、计划、质量、交付、成本、库存、变更指标可视化监视体系提升生产透明化围绕事件全流程闭环提升各部门协同办公能力和现场异常的解决效率基于工作场景提供可视化商业智能报表用于生产指挥人员洞察趋势和管理决策。

  创新生产模式建立基于厂监联合的智能监造新模式强化铁路机车车辆产品源头质量控制实现智能化监造业务应用创新厂监联合的智能监造新模式。实现动车组监造业务流程再造与标准化管理通过与企业质量管理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及信息共享将智能制造、质量管控与产品监造融为一体。以智能化检测监测设备为核心以数字化管理贯通监造业务为主线将整个产品监造过程的实时采集、动态监测、质量研判、工序卡控、缺陷整改及闭环处置流程化形成监造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提升动车组生产全要素物联感知利用工业物联网及边缘计算技术进行全面透彻感知。

附件:

排行榜